搜尋條件: 體重下降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67

胰臟癌確診如同宣判死刑...她不到3個月就往生!醫師提醒:出現5大症狀速速就醫

tCol 2019-10-07

NOW健康

胰臟癌確診如同宣判死刑...她不到3個月就往生!醫師提醒:出現5大症狀速速就醫

編按: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日前上節目談高血糖如何導致胰臟癌,還有罹患胰臟癌時的症狀。他分享一位門診病患向醫師詢問「要怎麼更早一點知道胰臟有癌變?」因為他的姐姐不抽煙、不喝酒、生活正常、也不肥胖,日前才因為胰臟癌離開,前後不到3個月...胰臟癌相當難防,醫師鄭重提醒,胰臟癌有5大徵兆包括:不明原因的 體重下降 、腹部疼痛、大便外觀油油、眼白和皮膚變黃等,應提高警覺,趕快到醫院診查!

閱讀更多

40歲後最易大腸癌!分辨痔瘡、大腸癌:出現大便習慣改變、體重下降和腹痛...4大癌症前兆速速就醫

tCol 2019-09-25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40歲後最易大腸癌!分辨痔瘡、大腸癌:出現大便習慣改變、 體重下降 和腹痛...4大癌症前兆速速就醫

編按:日前驚傳女藝人不菸不酒,作息正常,固定運動,竟罹患大腸直腸癌。中醫師提醒,出現大腸直腸癌症狀:不明原因腹痛,排便習慣改變(如常常想大便),血便, 體重下降 等等,就要小心大腸直腸癌上身!

閱讀更多

不只抽菸,肺癌和炒菜油煙也有關?必知早期肺癌6大症狀

tCol 2019-08-04

林芷揚

不只抽菸,肺癌和炒菜油煙也有關?必知早期肺癌6大症狀

肺癌是國人死因第一位,與抽菸、二手菸、空氣汙染、炒菜油煙等都有關係。肺癌早期症狀雖然不明顯,還是有些徵兆值得注意,包含咳嗽、胸痛、聲音沙啞等,應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打破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三大迷思

tCol 2019-07-05

廣告企劃製作

打破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三大迷思

正常脾臟僅青芒果大小,70多歲病婦卻腫脹十倍,巨大如大金煌芒果,幸好健檢發現異狀,撿回一命。男子誤信偏方,忍痛「針療」讓密醫以針猛戳頸部腫大的淋巴結,脖子千瘡百孔險感染送命。

閱讀更多

1年內甩25公斤!糖尿病名醫推「減醣便當5秘訣」幫助瘦身不復胖

tCol 2019-06-18

華人健康網

1年內甩25公斤!糖尿病名醫推「減醣便當5秘訣」幫助瘦身不復胖

過度肥胖的人容易導致糖尿病,而有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想減肥卻感覺很痛苦。病情起起伏伏,也跟肥胖息息相關。日本1位知名糖尿病專科醫師,以過來人現身說法,分享自己透過「減醣飲食」,並且推荐自製減醣便當,成功在1年內甩掉25公斤的秘訣!

閱讀更多

脂肪肝很可能變肝癌!網傳吃枸杞能減少脂肪肝,中醫師解答

tCol 2019-06-11

華人健康網

脂肪肝很可能變肝癌!網傳吃枸杞能減少脂肪肝,中醫師解答

根據統計,全台每4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問題,儼然成為新國民病!且值得注意的是,若脂肪肝未得到妥善治療,更有演變成肝炎、肝硬化,甚至惡化成肝癌的疑慮。因此,如何有效逆轉脂肪肝,自然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課題。近來網路就流傳:「吃枸杞有助甩脂肪肝」的說法,但真有這麼一回事嗎?就讓我們聽聽中醫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我便血了,是大腸癌嗎?醫師解析潛藏的健康危機

tCol 2019-05-21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我便血了,是大腸癌嗎?醫師解析潛藏的健康危機

如廁時,若發現糞便帶血,不管是看到馬桶內紅通通的,或是擦屁股時衛生紙上有血跡時,心裡總不免會擔憂;到底是痔瘡發作還是癌症警訊?便血又潛藏哪些健康危機?

閱讀更多

他頸部腫竟是鼻咽癌3期!劉博仁醫師:出現6症狀當心惡性腫瘤

tCol 2019-05-14

劉博仁

他頸部腫竟是鼻咽癌3期!劉博仁醫師:出現6症狀當心惡性腫瘤

頸部,也就是脖子,是人體相當重要的部位,因為內含頸動脈、神經、淋巴結、咽喉、肌肉、甲狀腺、脊椎等重要器官組織,所以頸部一旦出現腫塊,必須盡快就醫診治,實在是有太多原因需考量了。以下是臨床上的幾個例子,提供給各位讀者參考。

閱讀更多

「癌王」胰臟癌真難防!出現5大症狀要盡快就醫

tCol 2019-04-12

華人健康網

「癌王」胰臟癌真難防!出現5大症狀要盡快就醫

有「無聲殺手」、「癌中之王」惡名的胰臟癌,由於發現不易、當出現背痛或上腹疼痛的症狀時,都是局部晚期,甚至已經發生遠處轉移。根據2015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的胰臟癌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有7人,男性多於女性。醫師表示,其實,要胰臟癌有5大徵兆包括:不明原因的 體重下降 、腹部疼痛、大便外觀油油、眼白和皮膚變黃等,應提高警覺,趕快到醫院診查!

閱讀更多

過度醫療:執行手術淪為醫師的高收入來源?

tCol 2019-04-08

鄭閔聲

過度醫療:執行手術淪為醫師的高收入來源?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