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篩檢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86歲蕭萬長抗「晚期肺腺癌」14年仍勇健!每天走6千步、多蔬果、玩數獨「5神招」擊敗癌細胞

tCol 2025-04-11

郭美懿整理

86歲蕭萬長抗「晚期肺腺癌」14年仍勇健!每天走6千步、多蔬果、玩數獨「5神招」擊敗癌細胞

86歲前副總統蕭萬長2011年發現罹患肺腺癌,抗癌至今14年,他日前出席活動神采奕奕,現場並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析,除了醫療處置得當,蕭萬長後續的自我照顧也非常重要,包括每天步行5~6千步、每周喝4次養生湯、玩數獨等。廖繼鼎說,從蕭萬長的例子可以看到,即使是肺癌第3期,也不代表無路可走,「找到合適的治療、好好配合,再加上長期穩定的生活調理,真的可以活得很好、很久。」

閱讀更多

肚子斷續痛2週,一照大腸鏡已「直腸癌4期」!解析「早期警訊」:常被誤診為痔瘡、腸躁症

tCol 2025-04-10

郭美懿整理

肚子斷續痛2週,一照大腸鏡已「直腸癌4期」!解析「早期警訊」:常被誤診為痔瘡、腸躁症

大腸直腸癌多年來高居國人10大癌症之一,近年更呈現年輕化趨勢,許多患者在50歲前即確診,醫界稱之為「早發型大腸癌」。一般而言,若出現血便、糞便帶黏液、排便習慣改變、腹部悶脹或疼痛、排便不順等情形,常被誤以為是痔瘡或腸躁症等腸胃問題,從而延誤診斷,錯失治療時機,因此定期進行大腸癌 篩檢 十分重要。

閱讀更多

乳癌,女性罹癌率最高癌症!6大風險因子一定要注意

tCol 2025-04-09

NOW健康

乳癌,女性罹癌率最高癌症!6大風險因子一定要注意

乳癌在台灣一直是女性罹癌率最高的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113年12月公布的資料,更是僅次於大腸癌發生率的癌症。雖然乳癌早期手術的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99%以上,但若病情進展至晚期,5年存活率將只剩下40%,若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存活率更可能低至10%。過往,多數病人在疾病進展至第4期時,接受過各線治療後,僅剩下傳統化學治療,效果有限。現在乳癌新藥2月納入健保給付,能有效提升乳癌HER2受體弱陽性晚期病患的治療成效。

閱讀更多

1/3女性有乳房良性腫瘤!不是癌就甭管它?醫推1微創手術切除「傷口小10倍」,降癌變風險

tCol 2025-04-09

郭美懿

1/3女性有乳房良性腫瘤!不是癌就甭管它?醫推1微創手術切除「傷口小10倍」,降癌變風險

不少女性在健康檢查時都會發現乳房長了「纖維腺瘤」、「囊腫」等良性腫瘤,認為沒有健康威脅,就忽略定期追蹤。但醫師表示,乳房纖維腺瘤約有0.002%~0.125%變成乳癌,而乳管內腫瘤轉變成惡性的機率更達16%,若發現良性腫瘤持續增生,就要注意其變化。而新式的「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與3年前的傳統手術相比,傷口小約10倍,目前已成為乳房良性腫瘤的主流治療方式,更能精準揪出癌變病灶,減少誤診風險。

閱讀更多

公費LDCT篩檢揪出早期肺癌,台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國健署:早期診斷是關鍵,存活率達9成

tCol 2025-04-08

郭美懿整理

公費LDCT 篩檢 揪出早期肺癌,台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國健署:早期診斷是關鍵,存活率達9成

肺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每年罹患人數高達1.8萬人,更有超過1萬人因此奪命。幸而隨民眾健康意識提升,以及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篩檢 ,提高早期發現比率,使得死亡率連9年下降,顯示早期診斷是關鍵。為藉由提早診斷,進而改善存活率,國健署自今(2025)年起擴大 篩檢 服務對象,呼籲符合 篩檢 資格的民眾踴躍 篩檢

閱讀更多

都是國民美食惹的禍?大腸癌發現個案越來越年輕…行健導入AI輔助腸胃內視鏡,精準揪出「腸」危機!

tCol 2025-04-07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都是國民美食惹的禍?大腸癌發現個案越來越年輕…行健導入AI輔助腸胃內視鏡,精準揪出「腸」危機!

雞排、鹹酥雞、牛肉麵、珍珠奶茶是台灣人的最愛,卻也容易引起大腸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二○○六年以來,大腸癌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二名,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名。行健醫療肝膽胃腸科醫師黃欣智表示,飲食西化及家族遺傳史,是造成大腸癌最主要的原因。

閱讀更多

有「篩」有保佑!去年482萬人接受五癌篩檢,陽追率85.4%…國際研究證實:最高可降7成死亡率

tCol 2025-03-26

郭美懿

有「篩」有保佑!去年482萬人接受五癌 篩檢 ,陽追率85.4%…國際研究證實:最高可降7成死亡率

癌症為我國10大死因第1位,據國健署最新死因統計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5.3萬人死於癌症、新增13萬人罹癌;而2024年接受癌症 篩檢 服務約481.9萬人次、陽追率達85.4%,發現癌前病變及罹癌人數高達6萬,為照顧更多民眾,今(2025)年國健署將擴大癌症 篩檢 服務。

閱讀更多

吃膠原蛋白、胎盤素養顏,1成分恐致「內膜病變」!子宮內膜癌病例激增10倍…醫:這些東西都要遠離

tCol 2025-03-18

郭美懿

吃膠原蛋白、胎盤素養顏,1成分恐致「內膜病變」!子宮內膜癌病例激增10倍…醫:這些東西都要遠離

據國健署最新資料,2022年「子宮體癌」發生人數已擠下胰臟癌,躍升為國人前十大癌症第10名,其中「子宮內膜癌」佔逾9成,不僅發病率上升近3倍,病例數也激增10倍,是排名攀升最快的癌症。醫師提醒,女性愛用的營養品如膠原蛋白、胎盤素等,部分可能因含有雌激素或是會刺激雌激素的成分,容易導致荷爾蒙過剩,進而造成內膜病變,甚至增加罹癌風險,須審慎留意成份來源。

閱讀更多

走路偏斜竟是肺癌腦轉移!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別輕忽

tCol 2025-03-14

NOW健康

走路偏斜竟是肺癌腦轉移!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別輕忽

台中1名63歲潘男近期走路會偏斜、右腳經常無力,經長安醫院檢查發現左腦有兩顆腫瘤,竟是肺癌副院長李漢忠醫師指出,肺癌是台灣癌症死因之冠,潘男並非個案,轉移性腦瘤是常見的併發症,提醒民眾若出現單側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什麼是子宮頸癌?如何預防?婦產科醫師建議做5件事

tCol 2025-03-14

NOW健康

什麼是子宮頸癌?如何預防?婦產科醫師建議做5件事

子宮頸癌的發生通常與持續的高危型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有關,大部分患者在早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早期 篩檢 對於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從今(114)年1月1日起,國民健康署擴大癌症 篩檢 ,增列25至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5歲、45歲、55歲女性當年度1次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服務。

閱讀更多

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