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作一個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如何「看待」生死,往往都能從他們表達出的生死觀裡學習很多。生死事大,但是我們通常只記得頌讚生之喜悅,卻忌諱去面對或討論死亡。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循環了一圈之後,生命才是完整。
閱讀更多
2019-06-18
林芷揚
年過六旬,騎馬、潛水、衝浪、駕駛帆船都難不倒他!63歲退休後還學年輕人當背包客,白天在美國西海岸徒步旅行,夜宿每晚只要39美金的青年旅館,和6個大學生同住一室、早晚一起吃花生醬吐司和番茄罐頭義大利麵,重新擁抱青春!「就是想要體驗,把年輕沒機會做的事情,趁退休後的黃金十年都去做一次!」
閱讀更多
2019-06-17
黃大米
「連續45年、工作16小時」,我只能雙手一攤,開心的說:「恕我無能,你的成功我辦不到。」
閱讀更多
2019-06-13
伯尼‧西格爾
人們不是正在活或正在死,他們不是活著就是死了。給他貼一個末期的標籤,其實就是覺得他已經死了。這是錯的。如果還活著,就可以用愛、歡笑與生存來參與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2019-05-09
伊甸園月刊
豬哥亮,這位草根性、親和力極強的秀場天王,在世俗眼光中,似乎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將家庭照顧的很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卻是一位不太需要別人照顧的長者,當大腸癌無情摧殘時,他緊咬牙根,為了兒女和觀眾,搏命拚到人生的最後一刻。
閱讀更多
2019-05-07
職場戳戳樂-洪雪珍專欄
台灣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有一年接受金石堂書店獲頒「年度作家風雲人物」,這位被譽為「亞洲療癒系新天后」的作家竟在典禮中自曝,2年前產子後,喪失創作力,陷入憂鬱,靠閱讀度過低潮。
閱讀更多
2019-04-19
伊甸基金會
「失智的長者就像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是問父母相同問題不下數十遍,他們的眼中沒有透露不耐,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郎祖筠談起失智、已逝的父親沒有一絲迴避或保留,侃侃而談的她只盼大眾能夠更重視老人議題。
閱讀更多
2019-04-11
安寧照顧基金會
導演吳念真去年(編按:2015年)曾因摔傷導致顱內出血,一度發出病危通知,「彷彿死過一次」的親身體驗,讓它理解:豁達面對,就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只有學習接受死亡,才能在臨終那一刻安詳離開。
閱讀更多
2019-02-25
高寶書版
當你學會了管住脾氣,你大概就懂得了什麼叫「沒必要」。你可以強調「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但也別忘了——彪悍的人生需要「後果自負」。
閱讀更多
18/ 22
第 18頁,共 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