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4
數位內容部整理
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在周一(3/3)宣布最新配息0.72元維持新高,除息日為3/18,最後買進日3/17,配息發放日4/15,以周一收盤價23.79元計算,單次配息率3.02%,預估年化配息率12.11%,為連續8季衝破10%,刷新台股ETF配息紀錄。00919釋放出繼續維持高息的實力,周二(3/4)在台股一片慘綠下,00919追價買盤沒停過,終場成交13萬張,近期明顯放量、股價最高也來到24.24元,周二則是收在23.97元,究竟要買在多少才不會買貴呢?
閱讀更多
2025-03-04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當你經歷了千辛萬苦的看房過程,選到中意的房子,接下來,終於要進入最重要的議價階段。關於議價,通常一般人都有個迷思,以為買房議價的終極目標,是買到底價,也就是屋主願意售屋的最低價格。大家往往認為,如果買房砍價能夠殺到底價,一毛錢不加,就等於買到了最便宜的價格,而在這場交易中,自己就是得利的那一方,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閱讀更多
2025-03-03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買房不只是買個居住空間,更是在投資未來。每種房產類型的特性不同,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例如,預售屋可以客製化變更格局,但需要等待較久的交屋時間;中古屋可以立即入住,但可能需要花費一筆整修費用。而每種房型帶來的居住體驗也截然不同,透天厝擁有獨立的空間和庭院;大樓則需要和他人共用公設。那麼,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物件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不同的房屋種類吧。
閱讀更多
2025-02-26
林韋伶
玉山金(2884)於週三(2/26)召開法人說明會捎來好消息,玉山金2024年自結稅後淨利達260.8億元創下新高,獲利成長率20.1%,金控每股稅後盈餘(EPS)1.63元。在獲利創新高的條件下,股東是否有機會拿到比去年更高的股利?對此,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回應:「應該不會差太多」。
閱讀更多
2025-02-25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買房是許多人的人生夢想,但每個人買房的目的不盡相同,有人為了自住,有人為了投資。這兩種目的會影響你在選屋、議價以及持有策略上做出不同的選擇。買房投資的主要重點,在於追求租金收益、房價增值,也就是如何最大化投資報酬率。如果能以較低的成本買到房子,由於計算報酬率及房價漲幅的基準較低,不僅可提升租金投報率,也可以增加未來的房價漲幅,先天就居於不敗之地。
閱讀更多
2025-02-24
郭美懿、黃靖文
台灣將在今(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截至1月底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50萬8419人,占全體人口19.27%;反觀同月份全台新生兒總數僅9495人,創歷年來新低;出生率千分之4.78,死亡率千分之7.56,人口呈現負成長。且據國發會推估,2025年45歲以上人口將達51%,這意味台灣每2人就有1人年過45歲,長達數十年的「人口紅利」宣告結束,也代表業 市場 將會徹底洗牌。但我國65歲以上高齡人口勞參率長期低落,據勞動部2023年中高齡及高齡(45歲以上)勞動狀況報告指出,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者勞動參與率僅9.9%,遠低於南韓(38.3%)、新加坡 (31.5%) 及日本(25.7%),甚至低於美國(19.2%)。而以高齡人口數來對照,台灣2023年高齡人口達425.6萬人,2024年底達444.8萬人,增加19.2萬,但勞動力僅增加1.6萬人。
閱讀更多
2025-02-23
郭美懿整理
繼承家人身後留下的遺產,就像收到對方留下的最後一個禮物,然而萬一這筆遺產需要繳交的遺產稅超過自己能負擔,恐怕會變成大驚嚇!一名網友分享,去年過世的家人留下數百萬現金和中部房子1棟、土地數筆,計算遺產稅後發現稅金竟高達1600萬,讓他驚呼:「根本繳不出來」!原PO表示,自己的月薪僅6~7萬,年薪也才100萬出頭,完全不知道該上哪兒籌錢,詢問大家有無好辦法?「除了賣肝、賣器官以外都可以!」他也上網爬文過,若未依規定期限辦理申報遺產稅,除了補徵稅款外,還要按照核定的應納稅額處罰2倍以下的罰鍰,讓他憂慮:「如果一直都繳不出遺產稅,拼命給它罰錢,最後遺產會充公嗎?!」
閱讀更多
2025-02-20
阿宅地產顧問(蕭大立)
你是否曾聽聞周遭的親朋好友有過這樣的買房經驗:幾年前的同樣時間點購入的房子,現在已經增值幾百萬了,但自己的房屋價格卻像烏龜一樣慢慢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別人選擇買房的區域發展比較好。我要先提醒各位一個大原則:地段,是決定買房增值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5-02-18
優照護
清晨6點,趙家門口傳來一陣聲響。趙奶奶正溫柔地和趙爺爺閒聊著,手上的動作卻略顯吃力。她推開大門,先顫顫巍巍地將坐在輪椅上的趙爺爺推至走廊,再回家拿好錢包及隨身物品。此時天剛亮,天氣微涼、陽光正好,適合兩人出門走走、曬曬太陽。
閱讀更多
2025-02-12
林心怡
從最初的盲目操作,到經歷兩次虧損,最終建立起系統化的投資邏輯。張永叡毫不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投資心路歷程,以及致富的祕訣。
閱讀更多
2/ 30
第 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