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是活出自己的最佳時機!告別老舊生活模式,激情地活著是熱愛生命的唯一方式

現在,就是活出自己的最佳時機!告別老舊生活模式,激情地活著是熱愛生命的唯一方式

當有人問喬瑟夫‧坎伯,人該如何生活時,他喜歡回答:「跟從你的狂喜(bliss) 。」他瞭解我們用了絕大多數時間在父母與文化的命令之下,在這一路上我們失去了自己最棒的部分。

有些人對自戀主義或某種不實際的太空旅行。我知道他指的是靈魂之旅,那裡頭包括了所有的痛苦與犧牲。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傾向於說:「跟從你的激情。」

 

激情是我們的燃料,就像使命一樣,它更像是一種召喚,而非選擇。

 

當雕塑家亨利.摩爾 (Henry Moore) 年近百歲時被問道他是如何讓自己保持多產的?他回答說,他有一股巨大的激情,因此他無法停止創造。同樣地,葉慈老頭將死之時,仍在床上寫詩。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他說他自己就像是 「狂野的怪老頭」。

 

而希臘小說家卡山札基則建議:「別留東西給死亡拿走,除了一些骨頭之外什麼都不留。」我引述文學家的說法不僅是因為他們留下了紀錄,都知道這有多難,痛苦有多難避免,而進步與完成所帶來的滿足感又有多大。

 

▲雕塑家亨利.摩爾 (Henry Moore) 作品

 

相信靈魂轉世的人可能會認為,我們有重新歸來,並實踐其他可能性的機會,但即便如此,那也是另一世,不是這一世。我們被召喚前來這一世,是為了在最大程度上將它完整地活出來。在接近死亡與虛弱時,我們不能猶豫和羞愧地面對過去。如果我們身處此世的原因是去完整地活出自己,那麼現在肯定就是最佳時機。

 

尋找並跟隨一個人的激情,並不用一定得像高更(Gauguin)遁往大溪地(Tahiti)一樣,因為人生有許多承諾要去遵守,許多人的生活也會被我們影響,因此我們有道德責任去堅持原有的生活軌跡。然而我們仍舊有義務去活出我們的激情,以免生活變得瑣碎與膚淺,彷彿某一天所有的事情都會自動變得清楚,選擇也會變得簡單。生活很少是清楚和簡單的,然而選擇卻能夠定義和肯定我們的人生。

 

對自身深度的恐懼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沒有感覺到自己的許可嗎?人到中年,要把許可牢牢抓緊,而非向他人請求。他人不是敵人,恐懼才是我們的敵人。但如果我們會懼怕自身的深度和激情的能力,那我們就更應該懼怕未活出的生命。

 

▲高更(Gauguin)作品

 

這裡有幾則重要的提醒:

 

(1)沒有激情的生活是沒有深度的生活。

(2)雖然激情對秩序、可預測性,甚至是理性都很危險,但它卻是生命力的表達。

(3)人若不願冒險去過自性所命令以及激情所提供的廣闊生活,他就無法接近神,接近原型的深度。

(4)尋找並跟隨人的激情,有助於我們的個體化。

 

當我們開始意識到生活的廣闊性,超越童年與種族的侷限時,那麼我們就得對我們的旅程說「是」,並為之冒險。里爾克寫了一首名為〈阿波羅的古老身The Archaic Torso of Apollo〉的詩,敘述者正在觀看一尊古老的雕像,包含雕像當中的每一道裂縫與曲線。

 

然後他理解到,他正反過來被這尊雕像所「觀看」。這首詩以突然且震驚的口吻結尾:「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我對這首詩的理解是,當人曾置身於真正有創造力及充滿想像力的人面前時,那麼他就不能再裝作不知情。

 

這個人同樣會被靈魂的廣闊與行動的勇敢給召喚。尋找並深處喚醒,那有益於我們的個體化。和使命一樣,自我並非此處的主宰;它只遵從我們的熱情,那會深深地碰觸我們,讓我們既受傷又坦然,透過將潛能自能逃開或者同意。

 

「那不是我的意志,而是你的。」當老舊的生活模式陷於停滯,激情地活著會使人更新。激情地活著是熱愛生命的唯一方式。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中年之路: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楓樹林出版,詹姆斯.霍利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