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好難?他靠「這招」自組ETF績效打敗0050:統一超、葡萄王、寶雅…19檔資優生出列

選股好難?他靠「這招」自組ETF績效打敗0050:統一超、葡萄王、寶雅…19檔資優生出列

圖片僅示意

​我經常被問的萬年問題就是:「XX股票現在還可以買嗎?」

 

我相信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擾著各大財經粉專的版主與財經相關的作者。一開始,我會認真地看該公司近幾年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毛利率與每股盈餘等資料,再看目前股價的位階高低,最後再加註,以長期投資的觀點來看,這間公司如何如何……。但後來我才發現,多數人問這句話的背後含意,其實是「要是我買了XX股票,明天或後天能賺錢嗎?」或是「XX股明天還會漲嗎?」能回答這種問題的,我想大概只有以下3種人:第一,詐騙集團;第二,也是詐騙集團;第三,還是詐騙集團。所以不要相信能回答這類問題的人。

 

「如何選股才能賺錢」,一直是剛進股市的新手最想知道,也最感興趣的話題。選股這件事博大精深,有人說需要看很複雜很難懂的財報,也有人說需要先了解各產業的前景。這些都沒有錯,只是不適合新手,也不適合閒暇時間不多的上班族。

 

許多人一聽到選股兩個字,腦海中就浮現「很麻煩」、「很困難」、「很花時間」、「不知如何做起」等想法。本章節中,將說明適合多數人選股的方法與邏輯。這些都是我親身試驗並且簡化過的方法,希望能讓大家對選股有一定的概念,不再害怕選股。

 

選股只是買股票的第一步。選完股票後,要知道後續怎麼買,並培養長期持有的心態。每個步驟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才能在股海裡自在地存活下去。舉例來說,買同一檔股票,有的人賺錢,也一定有人賠錢。由此可見,選股確實重要,但他只是獲利的一環。

 

用股東權益報酬率,找到經營績效好的公司

 

以價值投資的觀念出發,就不得不提到股神巴菲特最愛的指標-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個指標能反應出一間公司的基本面。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每股盈餘)/股東權益(每股淨值))×100%

其中股東權益相當於資產扣除負債後,剩下的公司淨資產,亦稱為淨值。

 

股東權益報酬率越高,利用自有資金的賺錢效率就越高,亦可以理解成股東在公司內部擁有的資產所產生的報酬比率越高。換句話說,即公司的經營效率越好;反之,股東權益報酬率低,代表公司的經營效率不佳。

 

至於1,700多檔台股中,一間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要達多少,才能視為經營效率佳的好公司?是超過10%、15%,還是20%?要看近3年、5年或10年的數據?這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有兩個人選了相同公司,依買入的時間點、持有的週期,與持有心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想集中持股的投資人可以將篩選條件設定得相對嚴格,將資金集中在少數的菁英個股上,但相對來說,要承受的波動也較大。

 

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個基本面選股的重要指標之一,但不是唯一。相信大家都清楚,股市裡沒有任何一種指標可以照著做就能保證一定獲利。此外,股東權益報酬率反映的是過去。過去表現好的公司,我們只能期待它在未來有相同水準以上的表現,而不是用數據來預測未來的表現。

 

下表可以給投資朋友們一點概念,其內容顯示1,779家台股上市櫃中,有多少公司在不同的連續年份中,達到了10%以上股東權益報酬率。一次性的認列業外收入或是出售資產與增加負債(財務槓桿)也會使股東權益報酬率大幅提升,故觀察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個指標,至少要連續觀察3年以上,才比較安全。

(圖片來源:《自組ETF邊上班邊賺錢》)

 

其中,近十年(2013年至2022年)股東權益報酬率皆大於20%的公司如下表。

(圖片來源:《自組ETF邊上班邊賺錢》)

 

由表中可以看出多數股東權益報酬率高的公司,其股價都不低。但高價並不代表「貴」;股價高一定有其原因,可能是獲利高、股本相對小或本益比評價相對高等等。舉例來說,若採用歷史本益比評價法來評估一間公司的股價,其計算方式為:

 

本益比=股價/過去四季的每股盈餘(EPS)合計。

 

假設本益比固定,過去四季的每股盈餘合計越高,其股價就越高;假設過去四季的每股盈餘合計固定,本益比越高,其股價就越高。

 

股本小代表該公司的發行股數少,台灣股票發行的面額是一張10元。

股本=發行股數×股票面額

每股盈餘=稅後淨利/在外流通股數

 

假設A公司的股本為1億元,每股面額10元,那麼發行股數則為1,000萬股(1萬張);B公司的股本為10億元,每股面額10元,那麼發行股數則為1億股(10萬張)。當A與B兩者的稅後淨利相同為1億元時:

 

A公司的每股盈餘=1億元/1000萬股=10元/股

B公司的每股盈餘=1億元/1億股=1元/股

 

所以在相同獲利的情況下,股本越小,每股盈餘就越會高,而每股盈餘越高,股價就有機會被市場哄抬得越高。此外,一般投資人對於高價股不僅有資金上的壓力,在心理上也存在一定的恐懼,使得高價股的籌碼會相對集中在具備大資金的法人手上。單就這點來看,是有利於維持股價的穩定。

 

作者簡介_吳宜勲

2022年4月出版《自組ETF——讓我股利翻倍的存股法》一書。現在仍從事機構工程師一職,投資是興趣之一,也是累積資產的方式,但本業才是供給投資的養分。個人建議,在被動收入大於主動收入之前,勿荒廢本業。

本文摘自財經傳訊出版 《自組ETF邊上班邊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