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經濟大事,由誰來管?
仁傑與佳芬來做夫妻諮商是因為常為了財務問題爭吵,嘗試溝通多次,總是無法達成共識。婆婆認為「夫妻談錢怕傷感情,不談卻會內傷」,鼓勵兩人試著透過諮商協助處理。
聽了促使他們來諮商的緣由,我笑著回應:「婆婆真是有智慧!」
談話開始沒多久,夫妻倆提到帳單未繳的事情。
仁傑對太太說:「我是覺得你管錢可以,那你就好好管,不要每次都等我問帳單繳了沒。」
「你是指我有什麼錢漏繳嗎?」佳芬反問。
「就是你常會忘記啊,我都等接到銀行通知才曉得。你管不好就我來管,但你又不要,我搞不懂耶!」
佳芬翻個白眼。「我忘了,你就提醒我啊。我要工作,下了班還得煮飯、顧小孩等等,又不是沒事做!」
「我真不懂為什麼你非得把錢抓在手上,不信任我。」
佳芬冷笑。「你有前科啊,之前都給你管,結果咧?你有錢就亂搞──」
仁傑打斷她,說:「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當時我也承認是太愛玩,人家揪了就去。我道歉了,也沒再做過那種事情,你卻抓著這點不放,我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佳芬轉向我,說:「我們每次討論就是這樣,沒有結論,互相不爽。」
「我不是很明白,你們說的財務問題究竟是什麼地方讓你們困擾?」我問。
她說:「我們家是我負責管錢,但有時我忘了繳帳單或是手頭吃緊,告訴仁傑,他卻奇怪怎麼會這樣,讓我覺得被質疑──」
仁傑打斷她。「老實講,誰管錢,我沒有意見,你也管了十年。我只是想了解我們的財務情況,不行嗎?」
「想了解,可以啊。你問!」佳芬不耐煩地回他。
仁傑回她:「我問了很多次,實在有點懶……算了。」
其實,兩人各有「感受」黏在財務議題上
從兩人的對話,我聽到的是他們之間似乎不單單是錢的問題。兩人各自都有些「感受」黏在財務議題上。
十年前發生了一些事情,使得夫妻倆在家庭財務分工有了改變。這些年來,他們聚焦於財務,而不直接談背後的「在乎」,可是情緒都很容易被牽動。
我將這一點觀察與兩人分享。
佳芬同意:「應該是吧。」
仁傑接話:「十年前剛結婚時,主要由我負責家裡的開銷。那時我和同事去聲色場所玩,被她發現了,她覺得我有錢就亂搞。我想她需要安全感,錢就給她管吧。但那麼多年了,她還是擔心,重點是我對家裡的狀況都不知道,也很奇怪吧。」
我請佳芬回應丈夫,鼓勵他們試著將隱藏在財務背後的「感受」與「擔心」說出來。
佳芬說:「我是擔心你會不會有錢就再犯。」
仁傑回應:「那真的是很久以前了。你沒發現你的不安把自己弄得很累嗎?」
「我也不想啊。誰想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狼狽、那麼累,然後跟你吵架。你以為我想這樣嗎?」
仁傑直直望著妻子的眼睛,說:「家是我們兩個的,請你相信我,我想與你一起分擔!」
他說完,突然眼眶泛紅。他雙眼看著地面,用力抿著嘴唇,但淚水還是流了下來。佳芬抽一張衛生紙放到仁傑手中,另一隻手搭著他的肩膀,靜靜地看著他。
這時候,我選擇沉默,安靜地把空間留給他們夫妻。
(本文摘自《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寶瓶文化出版, 羅子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