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邊緣性人格」抓狂就施暴,夫嘆沒有一天美好…兩性作家:她執著難放手,決心就醫才能拯救

妻「邊緣性人格」抓狂就施暴,夫嘆沒有一天美好…兩性作家:她執著難放手,決心就醫才能拯救

A:我是祥和,今年47歲,老婆39歲,結婚11年,有個6歲將上小學的兒子。3年前兒子上幼稚園之後,老婆就回到原公司上班,但她突然變得情緒不穩定,一有看不順眼的事,就會突然發飆,抓狂到超出常軌,更不時對我打罵,我去衛生所及醫院詢問,都認為她是「邊緣性人格障礙」,要我帶老婆就醫,但我實在做不到。

這3年家庭完全失去歡笑,我很想帶著孩子離婚,但又怕爭不到孩子親權,雖然她不至於對兒子出手,但我不放心兒子跟這樣的媽媽生活,內心多少還是期望3人一起快樂生活,我該怎麼辦才好?

老婆變成暴力妻,原因不在我,我沒有外遇或不顧家,推測或許跟她成長經驗有關。她兒時父母離婚,跟著父親幾年後就被送到安置機構,讀高中時才又接回來,一直沒有安全感。但她對外表現開朗,因此回歸職場時大家都很歡迎,即使她在家變成狼,也沒聽說她在職場有任何狀況。

她常說「工作很累,不要吵」,一旦孩子晚上亢奮不睡覺,而她隔天有會議或重要工作時就會抓狂,要我帶孩子去別間睡覺。孩子若仍嬉鬧,她就把我拉到廚房打到鼻血直流,或抓咬我的手臂、小腿,處處留下傷痕,導致我很久無法穿短袖或短褲,雖然至今沒去醫院驗傷,但我已用手機拍下許多受傷照片。

對我而言,一年到頭沒有哪一天覺得「今天是美好的一天」,還好有兒子,否則我也覺得憂鬱到需要去看精神科!雖然老婆盡量不在兒子面前動手,但孩子逐漸長大,隱約知道媽媽的暴力行為。我怕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會缺乏安全感,思考怎樣才是對孩子最好?

 

A:祥和好,看來你真的很辛苦,雖然家暴加害者多半是丈夫,但事實上日本有23.6%加害者是妻子,而台灣家暴案中,也有3成男性是受害者。其中在婚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部分,女性受害比例為87%,男性則占13%,由此可見,丈夫被家暴的案例雖少,但你並非唯一少數。

 

施暴者執著心態,離婚等於承認自己錯

 

首先談離婚的可能,如果你沒準備好充分證據,即使醫院證明她是邊緣性人格障礙,仍無法構成離婚理由,你要訴請離婚並不容易。我想你妻子也不會答應離婚,尤其理由是她有暴力行為,同意離婚等於承認她自己的錯誤。

 

你妻子會死賴著不肯放手,更不會輕易把孩子交給你,這是因為施暴一方都很執著,你想離婚恐怕只能靠打官司來解決,這就不能不保留證據,如去醫院驗傷、拿診斷書,照片日積月累也會是很好的證據,證明的確是難以忍受的婚姻生活。

 

至於孩子的親權,你若要爭取,屆時也會有家事調查官與社工來調查到底孩子由誰養育較好,如果認為你妻子不適合的話,你就可能獲得親權!

 

 

下定決心做最好決斷

 

如果真要離婚,你就必須下定決心,若是半途心軟撤回離婚協議,結果還得一起生活,是很糟糕的狀態。因為你妻子學到只要硬拗,你就無法得逞,日後哪天你又覺得難忍而非離婚不可,她會知道只要再強硬點,你就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離婚會越來越困難。

 

許多遭到家暴的女人也常多次離家,但因心軟、證據不足或生活困難等,又回到家暴丈夫身邊,反覆多年。這種繼續忍受暴力,無法順利離婚的例子無數多!所以你若想離婚,就要抱定「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否則狀況只會更惡化。

 

如果你期望能恢復一家三口的美滿生活,或許還有其他選擇,那就是帶你妻子到醫院接受治療,你是真的無法啟齒呢?還是覺得邊緣性人格障礙無可救藥?

 

其實就算有邊緣性人格障礙,若能接受治療,也能融入社會生活、享受家庭幸福,或許有時跟身邊的人有衝突,但並非絕望,你也可以在她明確被診斷是人格障礙後向醫生諮詢,決定今後如何對應,這也是一種選擇。只是你必須跨出帶她就醫的第一步,如果連這點都很困難,或許只有絕對不心軟地朝離婚邁進一途了!

 

 

編按: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指的是介於「正常」與「患病」、「精神病」與「憂鬱」之間的心理障礙症,許多人在外表現如常,常表現出自殘、難以控制行為和衝動、煩躁、憤怒等症狀。

 

BPD患者非常沒有安全感,雖然亟需他人陪伴及肯定,但因強烈空虛感及不信任感,時常害怕「被拋棄」,而不斷懷疑及測試他人耐性,反而造成對方感到窒息、甚至遠離,最後導致自己更加孤獨無助。

 

諮商心理師李訓維在《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綁架的人生》中寫到:「在他們非黑即白的世界裡,愛不是一百,就是零。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們混亂的情緒暴起暴落,甚至以自殘、自殺等激烈行為進行情緒勒索,身邊的人也傷痕累累。」

 

罹患BPD的名人其實不少,包括瑪麗蓮夢露、畫家梵谷都是,而好萊塢電影《控制》的女主角,以及台劇《犀利人妻》中的小三表妹,都有同樣的人格表徵。然而邊緣性人格障礙並非只能永遠被拒於人際之外,經過藥物、心理與人際互動治療,仍有機會享有平穩而愉快的人生。

 

★夫妻、親子、家庭、退休、空巢期、心事...中年後的人生疑難雜症,歡迎私訊幸福熟齡粉專,將有機會獲得劉黎兒老師以專欄形式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