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試驗做完後,蔡加尼克立即要求被試者回憶之前讓他們做的這二十二件工作分別是什麼。在實驗之前,被試者並不知道還有這個環節,所以,一時之間很難全部回憶起來。最後的回憶結果是,那些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憶起六十八%,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憶起四十三%。
由此可見,被試者會對未完成的任務念念不忘,從而產生較高的渴求度,這種現象就叫「蔡加尼克效應」(Zeigarnik effect)。【審訂註:或譯「蔡氏現象」。】
這是因為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在心裡產生一個張力系統,這個系統使我們處於緊張的心理狀態之中。當工作沒有完成就被中斷的時候,這種緊張狀態會再持續一段時間,這個未完成的任務也就一直壓在心頭。而一旦這個任務完成了,那麼這種緊張的狀態就會消失,大腦就容易把它遺忘。
「蔡加尼克效應」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例如,電視劇中插播廣告的做法,讓觀眾深惡痛絕,但是又不得不硬著頭皮看完。因為廣告插進來時劇情正發展到緊要處,實在不捨得換台,生怕錯過了關鍵部分。於是只能忍著,一則、兩則......一口氣看完數條廣告後就更捨不得換台了,因為心裡想著:反正都看了好幾則了,乾脆都看完吧。
由此可見,要做好一件事情的最好方法,就是立刻開始做它。一旦開始做了,「蔡加尼克效應」就會發揮作用,讓我們在做完之前欲罷不能。相反,若是一直拖著不做,想著等某個特定的時間點再開始,那麼這件事情就可能永遠也開始不了。
詹妮是一所社區大學裡藝術團的音樂劇演員。在剛加入藝術團的時候,她就有一個夢想:大學畢業後,先去歐洲旅遊一年,然後要在紐約的百老匯占有一席之地。當她把這個夢想告訴自己的心理學老師時,老師問了一句:「你今天去百老匯跟畢業後去有什麼差別?」詹妮仔細一想,覺得很有道理。無論是大學生活還是去歐洲旅行,跟百老匯都沒有太大的連結。
於是詹妮說:「您說得沒錯,我決定明年就去百老匯闖蕩。」聽到這句話,老師又問:「你現在去跟一年以後去有什麼不同?」詹妮苦思冥想了一會兒,終於醒悟過來,激動地說: 「好,我收拾下行李,下個星期就出發。」老師卻依然搖搖頭:
「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匯都能買到,你一個星期後去和明天去有什麼差別?」
老師的這句話點燃了詹妮心中的激情:「好,我明天就去。」這時,老師才讚許地點點頭,說:「我已經幫你預訂好明天的機票了。」
第二天,詹妮就飛到了紐約的百老匯。恰好,當時百老匯的製片人正在醞釀一部經典戲碼,而這部劇的女主角簡直就像是為詹妮量身打造的,詹妮立即報名,然後參加面試,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得到了這個角色,成功登上了百老匯的舞臺。
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是夢想,而是行動。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開始做它。無論有著什麼樣的夢想,將其付諸行動之前都只是夢想而已,而說不定一年後,你的夢想就改變了。
但當你一開始行動,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得越多,堅持夢想的決心就越堅定,實現夢想的機會就越大。
「蔡加尼克效應」告訴我們:我們最念念不忘的,其實是那些已經開始而還未完成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盡快邁出第一步吧,一旦邁出了第一步,就沒有什麼能阻止我們繼續走下去!
(本文摘自《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幸福文化出版,張文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