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很努力,卻總是焦慮和迷茫…自由度越高,人就越焦慮!用這招斷開「焦慮迴圈」

我明明很努力,卻總是焦慮和迷茫…自由度越高,人就越焦慮!用這招斷開「焦慮迴圈」

讓人平復心緒、不再焦慮,的確是整理、整頓的一大效果。所以想甩開焦慮的人,不妨花些時間整理、整頓;至於能與焦慮和平共處的人,倒不見得要這麼做。我是那種就算焦慮,也不會討厭這種心情的人,最近甚至覺得觀察焦慮的自己也頗有趣。

 

應該有人不認同我的看法,反而會覺得,既然雜亂讓人焦慮,為什麼不乾脆整理乾淨呢? 這麼說或許沒錯,但我的看法也不無道理。

 

問題在於:焦慮會讓你陷入多糟糕的狀態?好比一焦慮起來,就無法專注、頻頻出錯、腦子打結、工作效率明顯變差等,這時整理、整頓便能發揮作用。

 

反之,也有人即便焦慮,照樣不會影響工作進度,我就是這種人。雖然我會焦慮,但不會出錯,也不會延誤工作,更不會明確感覺到焦慮迫使身心疲累不堪,頂多只是自言自語:「啊,有點焦慮呢!」

 

相較之下,有些人覺得面對工作時,還是適合把神經繃緊一點。畢竟,焦慮的對照組就是放鬆、寬鬆,一味用這種心態處理工作,也不是很恰當吧。

 

自由度越高,人就越焦慮

 

之所以覺得焦慮,是因為有著必須突破的目標,卻一直做不好,或遇到其他難題。

 

因此, 如果有明確地被指示「要這麼做」的工作,比較不會讓人焦慮。反觀要是工作必須自己思考、規劃才能進行,有時會事與願違,或是出現突如其來的問題,也有可能別人沒按照你的指示去做,只要牽扯到外人,往往就會引發焦慮。

 

由此可知,當你從事用腦的工作,或者是指示別人怎麼做的一方,會比較容易焦慮;也可以說,焦慮的狀態較常在創作時發生。除非你能專注於這項工作,完全不理會外在影響,才比較不會焦慮。

 

經過整理、收拾的環境,並非是為了不引發焦慮所打造,而是要讓人專注於某項作業。就像面對上頭指派的工作,只有「服從」這個不需要判斷的條件,這也算是一個能夠專心工作, 卻毫無自由可言的環境。

 

自由度越高,人越容易焦慮,因為會想東想西、心猿意馬,無法專注於一件事。

 

人類還需要專注力嗎?

 

自古以來,專心一志都被視為「好事」,專注力能夠造就成功,這是社會普遍的認知。相反地,「心思飄忽」則是一大阻礙。

 

我在另一本書中寫過這個主題,在此就不詳述了。人們所追求的這種「專注力」,說穿了就是「像機械般工作」,所以我覺得稱為「機械力」頗為適合。在沒有機械的時代,人們只有動手做、靠雙眼觀測,以求做出迅速、正確的判斷。時至今日,這些工作早被偵測器、電腦取代,所有需要專注的工作都已經由機械代勞。

 

那麼,人類還要追求什麼樣的能力呢?

 

那就是發現新問題、發想前所未見的點子和創意。因為這不是用「計算」方式解決的問題, 所以電腦做不來。機械能做的就是確認事先決定好的要項,調查是否產生和過去一樣的不妥之處,做些既定的處理。

 

人類則可以想像未來,想像今後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哪些負面的狀況,此時又該如何處理,判斷要導入什麼新手法,以避免陷入這種局面。

 

而要發現問題或發想點子,需要的不是專心一志地思考,而是要留意觀察周遭的一切,從毫不相干的事物中汲取靈感,進行所謂的「聯想」。

 

「聯想」是從意外之處「想到什麼」的行為,而且是有別於專注力的優勢作法,但很難用言語表達,或許可以稱之為「分散力」或「聯想力」吧。

 

 

焦慮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再回頭說說焦慮吧。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人的腦子本來就會關注各種事物、不斷聯想,思緒翻攪混雜才引發了這樣的反應,不是嗎?

 

因為強迫自己違背人性地全神貫注,於是形成了壓力,亦即明明想思考其他事情,卻不得不專注於眼前事物而焦慮不已。這可以說是壓抑腦子原本機能的一種行為。

 

好比馬兒本來想在草原上自由奔跑,我的狗兒們也是,牠們不想筆直地往前跑,而是想四處亂跑。但人們騎馬時,馬只能拚命向前跑,賽馬時還會讓馬戴上眼罩控制視野,不讓牠們受周遭影響,才能一個勁兒往前衝刺得勝。問題是,這並非馬的本能,所以牠們可能跑得很焦慮。

 

就某種意思來說,焦慮並非一味都是壞事,而是相當自然的反應。只要這麼想,應該就不會那麼焦慮了吧。

 

前面說過,整理、整頓達成的是精神層面的效果,也就是跟心情、感受有關。相較於過度髒污有害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心情;需要整理、整頓的只是雜亂問題,並未造成實質損害。

 

只是,環境雜亂不但很難清掃,也容易藏污納垢;更重要的是,必須留意雜亂的東西究竟是哪一種,倘若是廚餘之類的東西散置,勢必會影響環境衛生。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人生超整理:任何整理術都比不上你開始思考。想要煥然一新,該整理的不是物品,而是思考方式、人際關係,還有你自己。》,仲間出版,森博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