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後,看見不完美的美!希望生命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盡量免於苦痛、享受幸福

50後,看見不完美的美!希望生命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盡量免於苦痛、享受幸福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這個轉化痛苦回憶的方式其來有自,紮根自現代科學研究的人性理論。這套理論側重兩個主要的問題:首先是動機是什麼?其次是人類如何化動機為行動?

首先從第一個問題著手。我相信人類的思維、感受與行動受到欲望驅使,而人類的欲望就是避免痛苦和滿足需求。事實上演化心理學家從科學的角度也很難再提出其他動機了。

 

假如你試圖從趨利避害以外的動機來解釋演化,反而會站不住腳。我們看到飛蛾撲火時不會覺得「飛蛾一定很討厭自己」,而是會想「也許牠是以光源作為定位,只不過被人工光源誤導了」。我們假設飛蛾具有以生存為目標的動機,只不過被外在環境搞糊塗了。

 

順帶一提,昆蟲學家也未必知道飛蛾撲火的原因。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往好處假設。既然如此,為什麼人們無法運用同樣的道理來解釋自身的行為呢?人類就比飛蛾還不如嗎?

 

假如我知道怎麼滿足自我的所有需求,而且讓生命中的每個人都幸福快樂,那我早就去做了。這就好比我們假設如果飛蛾知道交配後不會死的方法,那牠早就這麼做了。誠如維克所說,問題在於人類就是蠢,而且人類的蠢似乎是大腦機制勢必會造成的後果。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家只能透過不同的腦部外傷觀察大腦的運作,還有傷勢對人類和動物的影響,可是這種研究方法顯然不大有效。後來,大腦斷層掃描的技術問世,我們總算可以觀察大腦迴路在不同情境下的活躍狀態。不過這個方式也有極限:即便你可以掃描筆電的電路板,觀察電子訊號的切換和傳輸,但你還是無法真正了解筆電的運作方式。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在近年逐漸發展,它們最大的貢獻就是讓人類知道我們的大腦是怎麼回事。計算神經學家把現有的大腦理論製作成電腦模型,然後測試這些模型如何反映大腦的運作。

 

大腦主要的功能是建立世界運作的模型,這是目前計算神經學界最盛行的理論。世界上所有生物都要能覺察環境,並且想辦法回應環境,就算這個生物沒有智識,只會覓食和進食也同樣如此。

 

如此說來,生物必須從原始的感知資料歸納出不同模式,並且針對不同模式描繪出現實發生的情景,譬如青蛙感覺飢餓後,發現有蒼蠅可以捕食。接著,最重要的是生物必須建構出一個能反映行動如何影響環境的模型,譬如青蛙要知道舌頭必須上彎到某個特定的角度,才能捕捉到蒼蠅。這個模型也會決定生物的一舉一動。

 

那麼,如何運用這套理論來闡釋人性呢?這套理論最重要的主張之一是,人腦建構的模型來自過去覺察的經驗。換句話說,人類活著就是戴著名為「過去」的鏡片去看待現實嶄新的經驗。

 

我們現在知道基本演化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都具備生存動機(雖然有時候會被外部環境誤導),而且人類的大腦是建構模型的機器。綜合前述兩點,我們會得出以下的人性運作流程:人類行為的判準是設法讓自己活下去,而且只會產生最少的痛苦,可惜我們通常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只能根據解釋過去環境的瑕疵模型,去盡力面對現在身處的世界。

 

倘若你能找到方法覺察逆境中的美好,覺察生物的美在於真心,在於明明衷心期盼皆大歡喜,卻毫無頭緒該如何實現,那麼你自然會產生慈悲心。不管你做了什麼讓自己後悔不已,你能不能嘗試去看見或許那只是為了滿足某些需求?

 

 

現在請想像你回到那個當下,假如你早就知道如何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滿足自身所有需求,可以避免任何痛苦或填補任何欲望,你會不會從善如流?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請試著對自己說:「我跟其他人一樣,我希望生命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盡量免於苦痛、盡量享受幸福。但我也跟其他人一樣,不知道如何實現這個期盼。」默念後的感覺如何?你是否能看見不完美的美了呢?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在殘酷的世界中挖掘生命的美好:一行禪師弟子教你利用正念,找到耐挫與靜心的力量》,時報出版,提姆・戴斯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