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該不該打,有什麼該注意的問題,由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說分明。
Q1:疫苗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
楊家瑞答(以下簡稱答):因疫苗所產生的問題才稱為副作用,不良事件指的是在沒有施打疫苗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的情況。
施打AZ疫苗後,有一○%以上的接種者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全身寒顫、施打部位紅腫熱痛等身體反應。舉亞東紀念醫院同仁為例,以全身倦怠、發燒、畏寒為主,平均二至三天症狀就逐漸緩解,我個人則沒有明顯副作用產生。
至於極罕見副作用中,腦部血栓發生率約百萬分之四,肺部栓塞發生率約是百萬分之十以下,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則低於百萬分之一。其中,接種AZ疫苗後發生的血栓,與無接種發生率的背景值(每年每百萬人有將近十人)對照,並沒有較高現象。這些極罕見的副作用只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是可以被治療,如出現血栓時,即時給予抗血小板製劑、抗凝血藥物,就可避免病程進展到不可逆的現象。
4種新冠疫苗效力、副作用比一比:
莫德納
有效性:94%
預防重症有效率:100%
副作用:持續數天的發燒、肌肉痠痛、頭痛,尤其打完第2劑時特別明顯
AZ
有效性:70%
預防重症有效率:100%
副作用:施打部位疼痛、發燒、肌肉痠痛、頭痛
輝瑞(BNT)
有效性:95%
預防重症有效率:89%
副作用:疲倦、頭痛、畏寒、肌肉痠痛,尤其打完第2劑時特別明顯
嬌生
有效性:60%
預防重症有效率:85%
副作用:目前資料較少
Q2:曾經確診或正在感染卻未被診斷出來,施打疫苗會有何影響?
答:曾經感染或正在感染COVID-19,並不影響施打疫苗的安全性。然而,會不會因此有更高的抗體產生,目前還不清楚。
Q3:施打疫苗後,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答:接種後應在醫院停留、觀察三十分鐘後再回家。返家後,應持續關注身體狀況,若出現呼吸急促、間歇性跛行、走路疼痛、劇烈頭痛、視力模糊者,應儘速就醫;若施打後兩周沒有上述不適,通常就沒問題。
Q4:施打AZ疫苗第一劑、第二劑須間隔多久時間?不在此間隔時間內施打,會有何影響?
答:兩劑應間隔八至十二周,即使超過十二周再施打,理論上還是具有保護力。此外,根據英國公共衛生部在三月一日刊出「真實世界」的研究發現,即使只接種一劑AZ疫苗,也能降低染疫與重症風險。
Q5:目前政府開放公費施打疫苗的順序?
答:政府列出十大施打族群優先順序為:醫事人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維持社會運作之必要人員、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維持國家安全正常運作之必要人員、逾六十五歲長者、十九至六十四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五十至六十四歲成人。
Q6:打完兩劑疫苗就不用戴口罩了嗎?
答:施打疫苗後還是有機會被感染,唯有戴好口罩才能避免病毒持續擴散。至於戴兩層口罩是否有更好的防護力?重點在於佩戴口罩的密合度,不論戴一層或兩層,隨意取下口罩透氣,都會增加染疫風險。
Q7:十八歲以下孩童或生活無法自理者不幸確診,親人可陪同住院嗎?
答:不行,除非感染者的親人同時確診,否則只能由護理人員全程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