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諮商心理師林靜君
有個一再被改編的小故事,有一個創業有成的企業家到的小島度假,當地漁夫划著小船工作,兩三個小時就返岸吹風、喝啤酒。在海灘放空的企業家看了幾天漁夫作息,兩人交談:
企業家:「你如果增加捕魚時間,可以多捕一些魚嗎?」
漁夫:「可以啊!但是為什麼要增加?」
企業家:「多捕一些魚,可以賺多一點錢,買大一點的船。」
漁夫:「買大一點的船做什麼?」
企業家:「捕更多魚,賺更多錢。」
漁夫:「然後呢?」
企業家:「賺很多錢之後,可以更輕鬆過想過的生活。像我想度假就度假,不想工作就休息。」
漁夫:「我現在生活就是這樣啊!」
人生,自己說了算
關於人生這件事情,本來就像故事裡的漁夫,自己說了算。不過,我好奇的是,離開小島之後的漁夫,能否守住這哲人般的豁達。
有時,社會壓力有時滲透到骨子裡,要堅持相信自己的選擇,常會有一段拉扯的過程。踏出舒適圈去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樣的論點席捲而來,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尤其,在此刻進入的中年的我輩,受到的是人應該要「精益求精」,時時被警惕著「不進則退」。前步再進步,永遠有更好的未來等著去完成。
不一定要為難自己
如果你期待改變,並且付諸行動,這樣就太棒了!如果你逼自己改變卻痛苦不堪,這就是在為難自己,這時就需要反問:
「我為什麼要改變?」
「我改變的目的是什麼?」
「我要改變的具體項目是什麼?」
前面提到,此輩中年人受到「更多、更快、更好」的教育影響太深,在這樣的遺緒下,有時改變不一定是自己真心想要,而只是符合社會期望。
這樣的你,即使已經身處在應許之地,仍然惶惶地檢視自己的不夠好。
舒適圈何必跳出來
一位朋友日前跟我說,學生時期就困擾於英文不好,成年之後雖然用到的機會不多,但她就是夢想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一直以來,去過補習班、買過各式的教材,但每次要上課就頭疼不已。
最近,她終於想通自己根本對語文沒有興趣,想讓英文變好其實是恐懼於父母當年再三威脅「不會英文就跟不上時代。」她放棄這個目標,如釋重負,一樣繼續追韓劇,但心中輕盈許多。
奮鬥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舒適圈,為什麼要砍掉重練呢?
不要忽略自己曾經走過的路,曾經累積出來的成果。如果你在舒適圈待的舒舒服服,為什麼非得要跳出來?
比起跳出舒適圈,更應該做的是把舒適圈打理好。試想,屋子如果都不整理,會是什麼樣子?舒適圈是讓我安心的核心,比起歸零,我們要做的是擴大舒適圈範圍,從現有的核心往外延展,把舒適圈做大。
3原則拓展舒適圈
延展自己的舒適圈時,下列原則可以幫助我們比較輕鬆達到目標:
1.分辨「習慣」和「舒適」的不同
遊樂園裡1條細繩索,為何可以栓住5公噸體重的大象?因為幼象時被繩索限制的經驗制約了大象,習慣在繩索的半徑內活動,但這並不是大象最舒服的狀態,我們的生活也有許多這樣的「繩索」牽制住我們,譬如留在一段不適當的關係裡,只是習慣而不是舒適。
2.抱持著探索態度
不要用成敗與否的角度來衡量,而是用嘗試看看的態度。最方便的是從生活中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這五感出發。以聽覺來說,如果習慣聽「伍佰」的歌,試著也聽聽看「五月天」的,或者聽聽蕭邦。以味覺來說,如果外食試著點一道沒有點過的菜,探索看看,不喜歡也沒關係,至少增加嘗試的經驗。
3.維持「有一點點吃力」的程度
趨樂避苦是人的天性,逆勢而為的事情難以持續。所以,我們要時常餵食大腦快樂的餌,大腦喜歡成就感,延展舒適圈時,把目標設小一點,每次進步一點點,大腦會覺得你好棒,然後你會想再繼續下去。譬如,不運動的你,不要一下子要跑馬拉松,而是設定跑一圈操場,然後再慢慢增加。
忘了曾經在哪裡讀到的訪問,但是受訪者的觀念我很喜歡,他說人生的努力程度,要維持在「踮起腳尖可以拿到東西的勉強程度」,這對中年生活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