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秋天,陳先生做了一個實驗,他決定刪除沒有太多交集的人,退出過去使用的大部分社交軟體,不再聯繫八十%的朋友,讓自己暫時清靜幾天,看看這樣做會發生什麼事。他把除父母、親人、重要同事和客戶外的其他聯絡人,全部從好友中刪除了,也退出除了工作群組外的其他群組。
陳先生說:「我一邊刪除一邊擔心著:明天我的電話會不會被打爆?會不會有很多人發訊息問我到底出了什麼事?朋友發現我不在他們群組了,是不是會認為我的身體出了什麼大變故?一定會討論到半夜吧?搞不好會有人上門來找我。
我這樣想著,既忐忑不安又有些激動,一個晚上都沒睡好。」
做完這件事時恰逢周末,陳先生一直睡到上午十一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他便下意識地拿起手機,打開一看什麼動靜都沒有,沒有電話,也沒有訊息,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
你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陳先生十分震驚,不死心地登入社交軟體,卻發現一切都和平時沒什麼兩樣,也沒有人重新申請加他為好友,這和他的預想完全不同。他只好安慰自己:「今天是休息日,是不是大家都還沒有起床,還沒有發現我已經從他們的世界中消失了?
等會兒他們上線了,一定會大吃一驚吧,搞不好哥兒們待會就會開車過來找我聊天了,要不然也會打電話『質問』我,平時我們在群組裡,聊得可是熱熱鬧鬧呢。」
他決定再等一等,因為他不相信自己退出群組對朋友毫無影響。結果這一等就是兩天,陳先生為此吃不下睡不好,不時拿著手機發呆,但這期間沒有任何人打電話給他,更沒有人利用即時通訊找他聊天,或者重新加他為好友。
陳先生大受刺激,他的三觀被顛覆了,也對社交有了全新的認識。他曾認為自己在朋友的心目中,是特別重要的人,人們喜歡圍著他轉,他就是圈子的中心。
但是現在,他發現自己想太多了,太天真了。雖然為別人付出了那麼多,努力維繫這些圈子,但其實沒有人把他當一回事。
意識到這一點以後,陳先生發現刪除這些社交關係是很有必要的,他要找回失去的寶貴時光,重新建設自己的社交圈。陳先生沒去加回刪掉的朋友和群組,也不再幼稚地等待那些人來聯繫自己。他將通訊錄和網路聯絡人再次整理一遍,又刪掉一些不常聯繫的人,只保留與自己聯繫緊密的人。
拋棄「增量思維」,改用「增質思維」
人們似乎都習慣用增量的思維來行動,這是本能。例如:吃飽了還要再吃,因為很好吃;認識的人越多越好,朋友不嫌多,總有用得到的一天;很多東西不管有用沒用,不停地重複買,越堆越多;手機通訊錄的號碼在增加,聚會次數也在增加。
一切都在膨脹,唯一減少的是留給自己的時間,時間怎麼擠都不夠用,社交的收效很低,回家後還會感到身心俱疲。不知不覺中,增量思維已經讓人掉進一個大坑裡,這個坑不停地變深,讓人連爬上來的慾望也沒有了。
一味地追求數量,只會讓你在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及其他成本之後,仍得到一個失敗的結果:你既沒有維護好自己的朋友圈,也沒有做好自己的事業。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拋棄「增量思維」,改用「增質思維」。不追求數量,而是建設品質。我們要將增量思維扔進垃圾堆,大膽地清理通訊錄,這樣才能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有七十%的電話號碼不需要
這是我經過四年調查得出的法則:通訊錄中有七十%左右的電話號碼,是派不上用場的。
我有一次接到一個電話,是通訊錄中的「熟人」打來的,三個月前我們互換了名片,交談得十分愉快。電話接通後,聽到的卻是一個試探的聲音:
「喂,請問你是李老師嗎?」
「啊,是的。」
然後就沒了下文。掛斷電話後,我立刻刪掉他的電話號碼。
我們手機裡儲存的多數聯絡人,都是這種性質的,不信你可以找出一些好幾個月沒聯絡的人打個電話過去,你一定會聽到十分意外和冷漠的聲音,他們並不想接聽你的電話,也不想和你有任何交集,但是你們互相還保留著電話號碼。
這些聯絡人是應該立刻刪除的。你根本不需要記住他們的電話號碼,因為你們的連結是無效的,是缺乏成長性的。
我的建議是,每周抽出半個小時來清理自己的通訊錄,使人數保持在兩百左右即可。同時,你要將這兩百人做詳細的分類:家人與核心朋友、固定客戶和潛在客戶。記下重要人物的聯繫方式,把他們放到你的核心圈層。至於其他人,並不重要。
找出那些最該刪掉的人
太多的無效聯絡人和無用社交,吞噬掉我們大量的時間,當下的社交任務,便是把這些亟須清理的無用聯絡人找出來:
1.合併那些是同一個卻有多組號碼的人。
2.刪掉那些已經數個月沒有聯絡,並且記不起他是做什麼的、有什麼價值的人。
3.將與你缺乏共同話題,還互相討厭的人列入黑名單。
我的建議是,為你的通訊錄增加一個「備註」選項,每當認識一個不怎麼熟悉的人時,就為他做一個簡單的備註,記下他的身分、背景以及你們之間的關係,這能為之後通訊錄的整理工作,提供基本的依據。
(本文摘自《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幸福文化出版,李維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