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得大腸癌機率比流感還高?多數患者無症狀,4種篩檢及早做最重要

50歲後,得大腸癌機率比流感還高?多數患者無症狀,4種篩檢及早做最重要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大腸直腸癌宛如無聲的殺手,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不過,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可達90%,是醫師眼中適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並可預防的癌症。

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統稱為大腸直腸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的資料,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癌症死亡率中,大腸直腸癌位居第3名。

 

高齡、遺傳、肥胖,皆為高危險族群

 

哪些人是容易被大腸癌盯上的高危險族群,需要特別的當心:

 

1 年齡高於50歲:

 

「大腸癌很明顯的跟年齡有關,粗略來講,50歲以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會急速上升。」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解釋,基因在複製時難免會有一些錯誤,正常的人體修補速度很快,但隨著年齡增加,除了出錯的頻率增加,修補的能力也會變差,造成癌症發生。

 

2 男性比女性多:

 

男性罹患大腸癌的人較多,男女比例大約1.5:1或1.6:1。

 

3 有家族病史:

 

如果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尤其是一等親,就要提高警覺。此外,年輕人罹患大腸癌也應特別留意,因為愈年輕得到的大腸癌,跟遺傳愈有關係。

 

不過,也不能因為沒有家族病史就掉以輕心。「有一個迷思是家裡沒有人得癌症,自己就不會得癌症,這其實是錯的,你跟上一代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都已大不相同。」邱瀚模說,整體大腸癌的病人有家族史的只占20%,沒有很多,大部分得到大腸癌的人,其實都是家中第一個大腸癌患者。

 

4 息肉:

 

大腸癌跟其他癌症不太一樣,乳癌、肝癌都沒有癌前病變,大腸癌則有,比較直接相關的是腺瘤性息肉,切除後,可降低日後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邱瀚模說,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變成癌症,即使是腺瘤性息肉,也不見得每一顆都會變成大腸癌。以目前的技術,尚無法區分哪一顆息肉會癌變,所以如果判定是腺瘤性息肉,還是建議切除;至於增生性的息肉,跟大腸癌比較無關。

 

5 嗜吃過度烹調的食物和紅肉:

 

大腸直腸癌與生活西化有關,包含飲食習慣改變。二次大戰之前,經濟情況沒那麼好,人沒有吃那麼多肉,現今則是攝取過多紅肉;吃太少高纖食物、常吃燒烤、油炸或過度烹調的食物,也是危險因子。

 

6 身體活動量少:

 

現代人多以車代步,活動量和運動量太少,有極高的機會成為大腸癌候選人。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21∼25%的大腸癌可以透過運動或控制體重來預防。

 

7 吸菸、飲酒:

 

經常吸菸、飲酒,幾乎跟所有癌症都有關。

 

8 三高與慢性病:

 

「大腸癌可以算是廣義的生活習慣病。」邱瀚模說,心血管疾病多的國家,大腸癌也多,因兩者有非常多的共通點,包含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還有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

 

沒有症狀最棘手,仰賴症狀診斷不可靠

 

許多人以為大腸癌會常出現腹痛、便祕等,然而棘手的是,多數的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依賴症狀不太可靠,我們反而強調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管有無症狀,5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去做大腸癌篩檢。」邱瀚模說。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陳鴻華說,大腸癌的症狀會依生長地方而有所不同,如果症狀反覆發生,例如腹痛、大便會流血、體重突然減輕許多,最好還是就醫檢查。

 

糞便帶血:

 

大腸癌症狀中,比較重要的是出血。痔瘡因大便經過時磨破皮而出血,通常血量很大、呈鮮紅色,但是邱瀚模提醒,直腸癌如果靠近肛門,血也是鮮紅色,特別是50歲以後排便有血,最好不要一廂情願以為是痔瘡,很有可能是癌症出血,必須提高警覺。

 

腹脹、腹絞痛:

 

乙狀結腸是大腸裡最細的地方,只要長了腫瘤就很容易出現症狀,可能造成阻塞、腹絞痛或腹脹等。

 

裡急後重:

 

腫瘤長在直腸時,離肛門口很近,病人會一直有便意。陳鴻華說,這種經常覺得肚子痛或便祕想上廁所,但是去了又解不出來,屁股好像很重、要掉下來的感覺,稱為「裡急後重」。

 

貧血:

 

陳鴻華指出,右邊大腸的管徑較粗,流血流到肛門口看不到,大部分都要做糞便潛血檢查才能判斷是否有癌症,不少病人不知道體內正在慢慢流血,常因貧血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大腸癌。

 

大便型態改變:

 

大腸癌第二、三期比較會出現糞便型態改變,特別是靠近肛門的癌症,大便的形狀會因腫瘤型態變細或變水。

 

4種篩檢,揪出早期大腸癌

 

大腸癌症狀不易發現固然令人頭疼,不過好消息是,台灣政府從2004年開始推廣大腸癌篩檢,近年大腸癌的新個案及死亡率有逐漸下降趨勢,顯見篩檢是跟不好的生活習慣拔河的方式,即使生活習慣再怎麼不好,有篩檢仍有機會揪出大腸癌。

 

「如果不做大腸癌篩檢,終身罹患率是7%,意思是50歲以後完全不做大腸癌篩檢,每15個人中會有1個人得到大腸癌,比得到流感的機會還高!」邱瀚模強調,年齡到了就應該去篩檢;一等親如父母有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兒女可以提早在40歲先篩檢。

 

1 糞便潛血檢查:

 

目前國健署提供50歲以上、未滿75歲的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糞便潛血篩出的大腸癌,60%是0期或第一期,幾乎都能根治,是我們看到很開心的數字,」邱瀚模說,全世界現在都是建議先用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驗出陽性再做大腸鏡檢查。

 

2 大腸鏡檢查:

 

陳鴻華列舉大腸鏡檢查的眾多優點,除了可以做到整個大腸的檢查,看到息肉也能直接切除、做切片,甚至能切除早期的腫瘤或較大顆的良性腫瘤。

 

大腸鏡雖然好,但不必年年都做,如果檢查結果正常,可以隔5年再做。邱瀚模說,假如有超過1 公分的大顆息肉,或是不到1公分但有3顆以上的息肉,醫師會將這些人列為高危險族群,建議3年後就要追蹤。至於一等親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可直接做大腸鏡檢查,不一定要先做糞便潛血檢查再做大腸鏡。

 

3 X光鋇劑攝影:

 

能夠做到整個大腸檢查的只有大腸鏡和X光鋇劑攝影。陳鴻華說,有些人不適合做大腸鏡,例如腹部開過多次刀,勉強做有破裂的風險,或是年紀太大、體力虛弱、較神經質的病人也不適合,可能會建議做X光鋇劑攝影。

 

但X光鋇劑攝影的準確率沒有大腸鏡高,太小的腫瘤或息肉有時也看不到,當醫師懷疑某個地方有問題,仍必須用大腸鏡確認。

 

4 乙狀結腸鏡:

 

乙狀結腸鏡的檢查範圍侷限於遠端大腸和直腸,不夠全面,因此現在比較少做。

 

早期癌治癒率高,術後定期追蹤治療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後才會好,是治療大腸癌的守則;加上現今手術與科技進步,腫瘤幾乎都能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

 

陳鴻華說,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微創手術不僅恢復快、傷口小且美觀、免疫受損機會少,也比較不痛,住院天數可以提前約2 天出院,提早約2周回到職場。但就預後來說,傳統剖腹手術和腹腔鏡微創手術效果差不多。

 

依照不同期別的大腸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邱瀚模說,0期是原位癌,用大腸鏡切除即可,幾乎可以完全根治;第一期原則上用手術,如果是很表淺的腫瘤,可以用大腸鏡切除,醫師檢查時需做很精密的評估,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第二期通常只需用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並拿掉周圍的淋巴結,5年存活率約70∼80%。

 

當大腸癌期別愈高,淋巴結轉移的風險也愈大,如果淋巴結有癌細胞,可以合理懷疑全身都有癌細胞。第三期的病人有時手術完還要追加化學治療,目的是縮小或控制轉移腫瘤,5年存活率大約60%。

 

陳鴻華說,術前縮小腫瘤的輔助療法還包含放射線治療,目前多用於離肛門口較近的腫瘤,如直腸癌。一般直腸癌第二期以上就會建議做電療和化療,少數病人接受治療後,腫瘤可完全消除。

 

第四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其他器官,治療以化療或標靶治療為主,除非大腸癌有造成阻塞的症狀,為了減緩情況可能需要開刀,否則到第四期如肝轉移,就不太需要開刀,5年存活率大概剩下10∼20%。

 

大腸癌第一、二期手術治療後,復發機率約在20%以下,第三期可能有30∼40%復發的機會,跟期別高有關係。陳鴻華提醒,確診後除了定期追蹤治療,平常多吃蔬果、補充水分,少吃油炸、肥肉、紅肉等食物,並保持規律運動,才能有效遠離大腸癌。

 

 

本文摘自今周特刊《你要知道的保健腸識》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