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盡生死離別,更懂得活在當下!醫師陳志金:生命只浪費在美好事情上,才不留遺憾

看盡生死離別,更懂得活在當下!醫師陳志金:生命只浪費在美好事情上,才不留遺憾

「小時候家裡貧窮,突然面對母親的死亡,覺得是老天爺的不公平,可是當我做了加護病房的醫師,我覺得老天爺其實很公平,死亡也會去敲富人的門,前一刻還好好的,後一刻就遭逢噩耗。」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加護病房工作已有18年經歷,也曾是在第一線對抗SARS的醫師。這些經歷,讓他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體悟,也從年輕時不畏人言的大砲、讓護士們紛紛走避的「重機」,到人人稱讚、建立正向影響力的「暖醫」。

 

陳志金是馬來西亞華僑,17歲就送走了心臟衰竭的母親。回憶當年媽媽為了一次瓣膜置換手術,足足等了兩年,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無限哀痛。

 

幼時的經歷與多年醫療工作的歷練,現在的他,更懂得珍惜。「人生無常,在加護病房經常都能看見,這一刻還好好跟你說話,下一刻就突然走了;我想,也會發生在我身上,這會讓人想去做些什麼,我真正活在當下的方式,就是把握每一刻,去愛我的家人。」

 

不願輕鬆地走,寧可得癌症,多陪伴心愛家人

 

「年輕時我對生死有恐懼,但面對過的無常太多了,現在隨時都可以面對生死,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死亡;最重要的是,人生不要遺憾。」

 

「我曾經有想過最好的離開方式,就是睡夢中毫無痛苦的離開,可是有了家庭、小孩出生以後,我改變想法了,我不想要在睡夢中或意外走。」

 

「如果可以選擇,我希望有更長的時間可以告別,讓家人慢慢接受我的離開,得久一點的癌症也好。沒有道謝、道愛、道歉、道別,這對家人太殘忍。」

 

一位丈夫與父親的愛:願獨自思念、留下回憶

 

「我希望太太比我先走,我來面對就好;而不是我先走,讓我太太獨自面對。江蕙的《家後》唱的,是我的心聲,『等待返去的時陣若到,我會讓你先走,因為我會嘸甘放你為我目屎流』.....。」

 

陳志金說,他不害怕死亡,因為知道死亡終將來臨,他更懂得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看似繁重的工作,他依然能「享受」其中,這一切都源自於對家人的愛。

 

「以前孩子還小時,我會想要錄音、錄影,萬一爸爸抗SARS或意外離開時,我可以留下這些給他看。」

 

「現在我的孩子比較大了,在媒體寫的文章、還有訪談、錄影、出書等等,都會是給孩子的回憶,哪一天我走了,留下了很多的照片影音,足夠讓他緬懷──他老爸是怎樣的人。」

 

家屬一句「沒醫德」,熱血醫師學會換位思考

 

「有許多人說我的體內住著一個細膩的女人。」他笑著說。

 

因為他總能看到別人行為背後的情緒,再予以同理與紓解,不只體貼家人,也能讓醫病之間「有愛無礙」。做到這樣的境界,他說,是學習來的。他覺得現在有三個形容詞代表自己:正義、溫暖,還有「幽默」!

 

「我以前很機車,覺得自己很好,說話很直接,我是有慘痛的經驗後,才開始改變。」

 

多年前曾有位在加護病房的阿姨,要轉進原本的普通病房,但家屬懷疑自己的媽媽是不是當初被隔壁床的病患影響,才這麼嚴重,所以不願轉回原本的病房。

 

「我一時氣盛去調資料,跟她說:『你媽媽還比較可能傳染給對方』。當下,她氣得說,『你沒有醫德!』卻也是這句話,讓我瞬間醒來。我也才意識到,過去的正義感,其實是超級機車,「有好的動機,更要有好的做法。」

 

「重點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對方聽進了什麼。」

 

陳志金聊到,我們容易照著我們想講的去說,卻不在乎對方想不想聽,這並不是溝通。許多糾紛來自於站在對立面,若要解決問題,就要站在對方的位置;當人的情感被接受了,才有餘裕繼續聽你說話。

 

現在的他,不僅四處倡導醫病溝通,分享設身處地的說話方法,更在網路上被粉絲大讚「暖醫」,與太太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凡事替人著想:生命就要浪費在美好事情上

 

凡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陳志金說,「也許是母親對我的影響吧!她總是替人想在前面,無形中也影響了我。」

 

「我臉上有個胎記,很多人都說怎麼不雷射掉。我說我不會改變它的,胎記是我媽媽給我的,這是我跟媽媽之間的連結。」

 

陳志金特別強調,「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最開心的是跟人互動、寫文章,現在還多了運動啦!快50歲了,跟家人相處更重要,用各種方法幫助別人,也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