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受損未矯正,嚴重大腦會退化!醫師:錯失黃金期,還會喪失語言辨識力

聽力受損未矯正,嚴重大腦會退化!醫師:錯失黃金期,還會喪失語言辨識力

64歲的徐先生重聽情況已經有十年之久,雖曾使用助聽器,但效果不佳,經常因為雜音聽不清楚,而未每天配戴,僅在需要時才使用。重聽情況日積月累,加上未正常配戴助聽器,他的語音辨識能力漸差,必須倚賴看人嘴型猜測意思,工作與生活非常不便。

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黃韻誠醫師評估聽力狀況後,教導徐先生認識聽力問題,並協助選配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增加每日配戴時間,幾個月下來,徐先生已能輕鬆與人溝通,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

 

黃韻誠指出,「全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十位就有一至四位有聽力受損情形。而當人體無法由聽覺接收聲音或理解聲音內容,影響社交與溝通時就是聽力障礙。」

 

65歲前聽力退化,大多為基因遺傳

 

造成聽力障礙的原因繁多,在65歲以前聽力退化者多數為基因遺傳。

 

65歲以後則有3成左右患者是早期慢性中耳炎未妥善治療,造成耳膜破洞後,長期下來因髒汙影響內耳神經所導致;部分患者才是因慢性退化與環境、噪音、疾病等因素造成聽力受損。

 

應把握黃金矯正期,避免大腦退化

 

黃韻誠說明,許多數患者在聽力受損之初不以為意,認為是老化自然現象,未即時配戴助聽器,而錯失黃金矯正時期,一旦嚴重到重度聽力障礙時再行配戴。

 

即使聽到聲音,患者也可能因大腦長久未接收聲音刺激而退化,喪失語言辨識能力,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由醫師評估狀況,再選擇適合的助聽器

 

許多民眾有「戴助聽器會越戴越不清楚」的錯誤認知。

 

黃韻誠說,此種情況多為助聽器選配錯誤所導致,每個人耳道的長短寬窄不一,因此無法同一款型助聽器並不適用每位患者,若助聽器無法與耳朵密合,將導致聲波形成亂流,成為嘈雜聲響的來源。

 

老年化社會來臨,聽力障礙需求者的出現與日俱增。黃韻誠提醒,配戴助聽器前應由耳鼻喉科醫師評估聽力狀況及語言辨識能力,再由聽力師協助選配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切勿隨意購買便宜商品,以免造成反效果。

 

減少戴耳機時間或處在高分貝的環境

 

此外,民眾應減少長時間戴耳機與長時間處於高分貝環境的情況,若有聽力退化情形務必把握黃金時期,僅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