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正是很多夫妻關係的實況。追溯問題源頭,都是因為沒有學會如何表達感受而不傷人,結果為了避免傷人、引起不必要的爭執,乾脆選擇不說,以為只要不提起、不討論,彼此就能相安無事,否則一談到敏感話題,就可能立刻引爆地雷,破壞兩人的和諧。
然而,親密關係既然要成為彼此一輩子的好朋友,就沒有什麼不能討論的事,關鍵就在於如何「好好說話」。「好好說話」的技巧就像一塊浮木,能讓你們扶著它,安全的度過歧見鴻溝。
在親密關係中,尤其是夫妻之間,最好要有一個共識,就是:允許對方的意見跟自己不同。我們的問題,往往出在老是覺得對方「怎麼可以這樣想」,結果反而導致了兩人的不愉快。
其實,對方當然可以有任何想法,我們要做的,不是指責對方,而是透過「好好說話」來了解對方,同時也讓對方理解我內在發生的狀況。敞開心去面對無法達成共識的問題,同時不要阻礙彼此說出自己的感受。
我發現很多為人妻的並不知道,對很多男人而言,害怕與妻子溝通的背後還有個隱藏的因素,不見得與妻子有關,而是參雜著許多自己的童年經驗:他們很可能從小就不知道怎麼處理母親的情緒,所以走進婚姻之後,自然對女人的情緒也往往不知所措。
對伴侶,男人心裡常會有一種「害怕」的心情,他們最常有的回應方式要嘛是生氣,要不就是離開現場。對他們來說,這樣的處理方式也是最容易的。
這也正是為什麼,要求男人在溝通中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跟「需要」特別困難,尤其是當面對的是女人,從他們的世界來看,真的非常不容易。
當我深入非暴力溝通的學習之後,赫然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及請求,沒有一個是我先生Bob在行的。要對太太表達這一切,坦白說,他……統統都不會。
過去我跟Bob溝通的時候,就發現他有這樣的傾向:一聽到我開口要跟他「談談」,他就會默默的往門口移動,或是刻意忙東忙西來模糊焦點。真是氣死我了。
有一次Bob故技重施,想再度躲開,但這回我決定改變以往消極的做法,因為當時要討論的是我非常重視的事。我要他坐下來,好好聽我把話說完,而不是心不在焉、瞎忙或顧左右而言他。
結果,他好好聽我說了嗎?
沒有!在我面前,他根本如坐針氈,然後一開口,說出來的話讓我更生氣了。
他完全不懂溝通技巧,硬把他抓到面前,要他做一件最不擅長的事,結果他只能用他最本能的反應──自我防衛。這是最讓人抓狂的方式,因為我說什麼他就反彈什麼!
那次的經驗讓我慢慢理解,好好說話之前,需要給他空間。我開始領悟到,原來當他屁股對著我,或者是瞎忙、走來走去,是為了騰出我們之間的距離,避免氣氛太僵、太緊繃而沒有退路。
這樣一來就算他真的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最起碼不會直接跟我短兵相接、起衝突,這是他為自己調節情緒的方式。
這下我懂了,從此我再也不要求他非得坐在我面前,聽我說一些他可能不喜歡聽的話。同時,我也了解到他用了什麼樣的策略在維護我們的關係。
剛開始,我們溝通的模式通常是這樣的:我會一直告訴他我的感受,然後他很自然的──就像很多為人夫的男人一樣──真心想要來「修正」我的感受。他會不斷重複說:「你幹嘛這樣想……」、「你這樣感覺不對……」、「你要轉念,你不是常常教人家要快樂嗎?」(挖哩勒!氣死我了!)
聽到這種話,根本是火上添油,氣得我內傷,我常在心裡嘟囔著:「什麼意思,現在是功德會嗎?怎麼連支持我一下都不會?一點同理心都沒有!感受……感受你懂不懂?真是的,OOXX懂個屁……!」
還好,多年下來,我早已明白好好說話的道理,能和顏悅色的告訴他:「親愛的,你不用告訴我應該怎麼做。我知道怎麼做,我只是要你聽,你聽我說說就好。」
「喔,原來我不用給你意見?我只要聽就可以了?」他問我。
我回答:「對,就是這樣。」
「我不用開導你?不用幫你釐清事實?」
「對,我只是想跟你說說心裡的感受,如此而已。」
他鬆了一口氣說:「早說嘛,這樣子我輕鬆多了。」
當發現自己不用給意見之後,Bob也變得有趣多了。聽我說話,他不再有心理壓力,也開始會分享他比較細膩的情緒,或是誰發生了什麼事,跟我分享他的真實感受,我也會跟他一搭一唱,兩個人從過去的各自表述、一邊一國,變成同一國了。
(本文摘自《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早安財經出版,賴佩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