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萱來找我的時候,像抱著救生圈似的握著手提袋。她聳著肩、低著頭,看起來受了很大打擊,神情恍惚。
小萱的婆婆有兩個孩子,先生的妹妹今年35歲,離婚後帶著小孩跟婆婆住在一起,沒有工作,吃家裡、用家裡。
小萱的先生每個月給婆婆2萬5千元,除了付家裡的水電費、手機費,還幫妹妹的孩子付學費、付書本費。有時婆婆心血來潮,和妹妹出國去玩,也是小萱先生買單。
小萱剛認識先生時,覺得他認真、負責、顧家,是個可靠的人。可是結婚之後,小萱開始精打細算─ 她要存退休金、存教育金、存頭期款─ 養婆婆就算了,現在連小姑、小姑的孩子都要養?這種現況,讓她感到不滿。
小萱的公公很早就去世了。婆婆獨自拉拔孩子長大,非常辛苦。小萱說,她能體諒婆婆的心情,也懂「同舟共濟」的道理,但一個料想不到的衝突,擊潰了她的底線。
上週,小萱的婆婆,突然找他們聚餐。飯局進行一半,婆婆提到,小姑為了賺錢,抽紅單買了一間套房,轉手要賣,卻怎麼賣也賣不掉。
履約時間到了,建商要小姑支付頭期款。小姑根本沒有錢、也根本沒有辦法貸款,如果付違約金,又像把錢丟水裡,實在不划算;於是婆婆要小萱一家,主動承擔房貸。
「錢放在銀行裡,只會越來越薄,以後房子也是你們的,就當是做投資。」婆婆自言自語道,「媽媽不會害你們的,都是為你們好。」
聽到這裡,小萱瞪大雙眼,驚駭莫名。一直以來,小萱就一直對小姑不滿。她離婚後住在家裡,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孩子沒人帶,卻不找份工作,讓自己獨立起來。現在投資失敗,爛攤子一丟,讓家人為自己解圍?這種戲碼,虧她演得出來。
她和先生對視了整整一分鐘,終於從喉嚨擠出一個細小的聲音,小得幾乎聽不見:「再說吧。我們考慮看看。」
婆婆站了起來。「考慮什麼?那是你妹妹耶!」她用雙手扣住桌緣,使勁搖晃桌面。「你不幫,難道要我幫?我都幾十歲的人,要我來幫?」婆婆的聲調突然高了起來。
小萱的壓力陡然升高。她漲紅了臉,扁著嘴,轉身走上台階。婆婆跟著跑了過來,尖聲叫道:「你不幫就沒有人可以幫了!」她嘶喊著,突然膝蓋一軟,朝著小萱,跪了下來。
小萱想伸手拽住她,但來不及。婆婆跌下台階,「咚!」的一聲重重砸在地板上,發出可怕的聲音。
「自己人都不幫,還算是一家人嗎?」婆婆嚎叫著,一面攥起了拳頭,一拳打在自己的大腿上,「是媽媽無能啊!」她哭喊著,「你如果不幫妹妹,她這輩子就完了啊......她已經這麼命苦了,你們哥哥嫂嫂......見死不救啊......」婆婆慟哭起來,儘管好幾個人拉著她,但她還是坐在地上,面容扭曲,淚水汩汩而下。
局勢急轉而下,小萱沁出一頭冷汗。她告訴我,在那個場面,她只能寒著臉,頹然把債務背起來。
一開始,小姑指天指地,誠心懺悔,發誓不推卸責任。然而才過半年,本來兼差的工作,突然不幹了,所有的爛攤子,又丟回給先生,讓小萱一家,獨自承擔。
說起這段經歷,小萱抿著幾乎消失的雙脣,表情呆滯,異常嚴肅。我們討論著將來的財務規劃,然後陷入沉默。
在婚姻裡,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態圈」。「生態圈」裡,給錢的是「照顧者」,拿錢的是「依賴者」,彼此互生、互剋、互依、互存,層層疊疊,牢不可破。而小萱和先生的夫妻關係,是第一層、也是最核心的「照顧—依賴」網絡。
在這層網絡裡,太太和先生的功能,各自不同:先生不一定是給錢的人,太太不一定是拿錢的人,因此太太可能是「照顧者」,先生可能是「依賴者」;彼此同時,有的夫妻,會拿家人的錢、被家人照顧,一併成為「依賴者」;也可能拿錢給各自的家庭,一併成為「照顧者」。每個類型統整起來,會有「依賴者+依賴者」、「依賴者+照顧者」、「照顧者+照顧者」三種模式。
這三種模式,形成各式的相處風格。
三種類型的相處風格
一、「依賴者+依賴者」:最惡劣的關係
朋友小恭是工廠小開。成年之後,他領著工廠股份,每月分紅。
小恭和太太每個月能領十萬元,偶爾跑跑業務,並不參與經營,也不煩心業績,基本打個醬油,工作毫無壓力。
小恭和太太,是典型的「依賴者+依賴者」關係。他們同時拿夫家的錢,被夫家的人照顧著,但生活獨立,少受干涉,家人相處和諧,少有糾葛,對比同學小鋒,卻沒有那麼幸運。
小鋒是藥劑師,在讀大學時,認識了家裡開藥行的太太。結婚之後,小鋒成了藥行小老闆,不愁吃、不愁穿,端著岳家的鐵飯碗,卻怨聲載道、悶悶不樂。
小鋒說,岳父剛愎頑固,頤指氣使。仗著小鋒領自己的薪水,評論他的食衣住行,干涉他的喜好娛樂,連新買的房子,都嘮叨不停。
新房的頭期款是岳父岳母出的,從裝潢一開始,就雞犬不寧─ 小鋒要裝潢成「工業風」,但岳父看不慣,總鐵青著臉,指責「梁為什麼不包起來?」「牆為什麼刷成灰色?」「水管怎麼能露出來?」讓小鋒困擾不已。為此小鋒常和太太吵架,發洩自己的情緒。
小鋒告訴我,他在這段婚姻裡,已經感到窒息。這次新屋裝潢的糾紛,讓他下定決心。小鋒打算離開藥房,自己開一間,重新開始─ 他寧願窮一點、辛苦一點,也不願被掐著喉嚨,當岳父的奴隸。
小鋒累積著這麼多的不滿與憤懣,是最惡劣的「依賴者 +依賴者」關係。
二、「依賴者+照顧者」:大部分主婦的家庭模式
我的朋友小琪和先生,是完美的「依賴者+照顧者」組合─ 她的先生在園區工作,小琪是家庭主婦,互相能夠諒解,尊重對方的付出,絕不口出惡言。
小琪說,先生開口閉口,都是感謝。他知道照顧兩個孩子,非常辛苦,所以下班之後,小琪的先生,會讓她獨自出門,四處散散步。
「依賴者+照顧者」是大部分主婦的家庭模式。相處好的,夫妻能互相諒解,尊重對方的付出。相處不好的,老公抱怨老婆、老婆抱怨老公,彼此都不滿意。
有的先生談起太太,會扁著嘴,皺著眉,語帶諷刺地說:「她命真好,每天在家吹冷氣、看電視、追劇,還可以悠哉睡午覺、逛街買東西,而我呢?我在賣肝!」
很多太太會對先生咆哮道:「有工作了不起啊?了不起啊?你以為只有你會累啊?不然換你在家帶孩子看看啊?來啊!」
太太覺得自己該被照顧,卻沒被照顧好,犧牲很多,非常委屈......這種狀態,就是不協調的「依賴者+照顧者」關係。
剛才小萱的經歷,就是不協調的典型─ 小萱是家庭主婦,但對先生照顧小姑、小姑的女兒,感到不滿,累積憤懣,逐漸失控。
小萱總沉著臉,隨時心事重重。心底的不滿像河底的垃圾,逐漸飄浮起來,小萱常常失控,偶爾就購物發洩,對先生的挑剔,總持續進行。
小萱的婚姻,像踏進了沼澤,一腳陷進去,另一隻腳拔不出來,越掙扎、越頑強,越陷越深,眼看就要滅頂。
三、「照顧者+照顧者」:彼此不相干涉,互相支持
有的夫妻彼此都有工作,各有各個帳戶,各顧各的開銷,互相獨立起來,照顧各自的原生家庭,負擔各自的奉養金,互不干涉,互不評論,這是比較好的「照顧者 + 照顧者」模式。
「照顧者+照顧者」的夫妻,是有骨氣的承擔者。這個類型往往責任感強、自我要求高、完美主義。
「照顧者+照顧者」的夫妻,如果協調得好,彼此不會吵架;你拿錢照顧你想照顧的人,我拿錢照顧我想照顧的人,彼此不相干涉,互相支持,但棘手的是,如果錢沒安排好,對家庭造成壓力,比如:房貸還不出來、現金流變緊、儲蓄率越來越低─ 夫妻之間,就可能互相指責:「為什麼總是你家需要錢?」「為什麼你家一直出事?」傷害彼此的信任感,讓衝突加劇。
由此看來,僅僅在婚姻裡,先生跟太太之間,就有這麼多「依賴者」和「照顧者」的類型。先生和太太之間,光是不埋怨、不指責、互相退讓、互相體諒,已經非常不容易;何況在這層最核心的關係上,加進父母、兄妹、親戚、朋友的依賴關係,經營這超大的「照顧—依賴」網絡,成了人生難題。
在小萱的婚姻裡,小萱的老公是整個家庭的「照顧者」,而她的婆婆是第一層的「依賴者」,小姑是第二層的「依賴者」,小姑的小孩則是第三層的「依賴者」。
這個「生態圈」,以小萱的老公為核心,像掛肉粽一樣,牽帶著婆婆、小姑、小姑的孩子、以及小萱自己。他們的關聯,是老公除了照顧小萱,還要照顧他母親,母親要照顧女兒,女兒又要照顧自己的小孩......所以你會看到一層又一層的依賴關係,卻仰賴同一個照顧者(小萱老公)。這種恐怖的依賴關係,意味著多大的精神壓力。
當小萱要阻止婆婆,她面對的,是一幅盤根錯節、固態僵化的依賴關係。要掙脫這層「生態圈」,談何容易。
畫出家庭的「照顧—依賴」圖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步一步畫出自己的「依賴者+照顧者」生態圈,認識自己:
指認依賴語言
1. 非此即彼:用絕對的觀點看事情
舉例:「你不幫就沒人可以幫了!」
2. 以偏概全:把一件事當成一輩子
舉例:「你不幫,她這輩子就完了!」
3. 誇大或淡化:不成比例的把事情誇大
舉例:「他會被黑道追殺,你知道嗎?」
4. 應該:使用「應該」、「不應該」評論你
舉例: 「家人本來就不應該計較那麼多!」「自己人應該幫自己人」
5. 貼標籤:直接論斷
舉例:「你不幫,就是不孝!」
6. 自責或責備他人
舉例:「都是當媽媽的無能!」
自我覺察
當我們面對一個困難的問題,通常會有一種感慨:「知道是一回事,感覺是另一回事」,總之,「做不到」而已。
《薄伽梵歌》提到,當我們「知道」,但「做不到」,是因為靠著「理智」,我們無法說服自己。
理智,能告訴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但「覺知」,能告訴我們,我們「做了什麼」,我們「什麼沒做」,就像後退一步,把自己看清楚。人一旦能把自己看清楚,就能激發控制力,不再順著情緒,做所有「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說,小萱婆婆下跪時,她的眼眶睜大、臉頰發熱、心跳變快,壓力陡然上升。順著這種情緒,小萱本來會哭,會難受,會覺得丟臉,而且在腦子裡,浮現「天哪!我真是爛透了!」「天哪!太丟臉了!」「天哪!我真是壞媳婦!」......這類自我批評的聲音。
在這種聲音下,小萱變得軟弱。她開始懷疑自己,違背真實心意,草率背起債務,再反覆懊悔,讓自己煩惱。
但是,如果小萱「退一步」,在大腦裡「觀察」自己、「監視」自己,快速地調撥「照顧—依賴」網路,指認家庭的依賴關係,認出婆婆「勒索型語言」、「勒索型動作」......她的大腦,這時才會出現「啊哈!原來如此!」「啊哈!她又來了!」的聲音。
這樣的聲音,會瞬間解除小萱的重擔。這個過程,就像一只烏龜,在遇到危險時,將四肢和臉往內縮,把心思收攝回來,回到核心。
一個看清全貌、理解全貌的人,能變得穩定,變得理智,在關鍵時刻,帶著信心,控制自己,說出真話,讓自己自由。
相信我,只有能自我覺察,才能拯救自己;只有自我覺察的人,才能做出改變,擁有彈性。
作者簡介_李雅雯(十方)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成功大學文學碩士。曾經擔任國文老師,後隨先生工作移居上海多年。意外踏上理財之路,並成功致富的故事,不但獲《今周刊》封面人物報導,也在網路瘋傳,吸引廣大網友關注,並獲三立新聞台、東森新聞台等多家媒體專訪。
以「十方」為筆名,發表過多本著作,包括:《富媽媽靠存致富股,獲利100%》、《我用菜市場理財法,從月光族變富媽媽》、《偷安徒生的內褲》、《老宅的秘密》、《曼尼先生:青少年理財哲學小說》。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