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會感到焦慮,多半是因為覺得:任何事物,再完美也總有畫下句點的一天。
先不論完美的定義為何,你我其實都不完美。我們不停地、刻意或下意識地檢視生活的一切,和心中認為理想的典範相比較,然後就自己和理想的距離打分數,無論是想住更寬敞的房子、賺更多錢或買某款車,其實都是這種比較運作下的自然發展。
不切實際的完美形象
電影《天生好手》(由小說改編)中有個特別感人的片段。電影男主角是一名剛成為專業球員就受傷的棒球選手,儘管他的球技非凡且前途無量,卻在最窘迫的情境下受了傷,因此退隱多年。
當他終於重返球壇時已經邁入中年,卻因令人稱奇的球技而加入專業球隊,而且在短時間內成了球隊英雄,然而從未完全痊癒的舊傷卻在此時復發,使他必須住院。
我記得就在這個時候,電影出現了意義深遠的台詞。當時男主角和青梅竹馬談到自己原本可能的發展:「我本來可以更厲害的,可以打破所有紀錄。」此時,女子的回應簡單到令人一怔:「然後呢?」短短三字卻威力極大。
沒錯啊,賽跑選手破了紀錄,然後呢?音樂家在獨奏時,首次毫無失誤地演奏出最難的曲目、挑戰成功,然後呢?打高爾夫球終於突破九十桿、創業家第一次賺進了百萬美元,然後呢?
這些完美的個人表現不久又會被更新的紀錄蓋過:更短的時間、更高難度的曲目、更漂亮的分數、更多的錢。
理想形象的問題在於,也許這本來就不切實際或難以達成,而且往往和真正的快樂並無關聯。其實這些形象都是商業行銷和傳播媒體的把戲,人們看著電視上或電影中樣貌完美無瑕的人過著完美無缺的生活,電視廣告投射出的幻覺更是真實強烈:「買吧,這樣生活就一片美好了。」
或更可怕的是:「少了這樣,生活就不完整了。」尤其是汽車廣告,在誇大強調這些訊息上往往近乎可笑,把擁有某款車和欣喜幸福畫上等號。
然而實際上人人都知道買車是最糟的投資,因為價格只會急速下跌;而且買新車又不免會提心吊膽怕被偷,或在購物停車時遭損。
再說,汽車廣告中的駕駛人帥氣地奔馳在空無一人的小路,途中滿是鄉村風光和秋季美景,買了車的我們卻堵在高速公路上的車陣中。
儘管如此,無論是賣車或賣飲料,大大小小的廣告仍舊整天對著人們喊話,宣傳著應該購買哪些產品才能使生活更美滿。
觀看最喜歡的節目時接觸到的廣告,其實是認識自己的大好機會,因為廣告主絕對事先投注了大把金錢來了解各類目標觀眾最愛看哪種節目,才決定要在哪些節目之間下廣告。除此,廣告主還會進一步就節目要求電視台配合,以吸引鎖定的廣告觀眾。
不過人追求種種完美形象的原因並不特別重要,重要的是認知到這些形象其實扭曲了人追求快樂的觀點。這些形象用來激勵人心可能效果亮眼,但是用來衡量評比,只會招來負面影響。
舉例而言,如果某晚你聽了世界頂尖的鋼琴家獨奏,第二天睡醒因為前一晚受到的撼動而決定學鋼琴。假設你買了那名鋼琴家前晚演奏的CD來激勵自己練習,這當然是正面的。
但是如果你開始分析、比較個人練琴的進度和大師的彈奏(人常會無意識地比較),必定只會對自己感到不滿,甚至沮喪懊惱到放棄學習。
不相信自己會這樣嗎?仔細觀察一下吧,人人皆如此。正因如此,利用「除非我⋯⋯到某個程度,否則等於不合格」這種心態,廣告才會如此具有魔力。
其實是否擁有某項產品或達到某個狀態都非重點,關鍵在於要克服這項人性弱點,首先必須認知到,我們之所以會這樣過日子,主流文化正是幕後黑手。
站在鏡子前,我們會依據現今的流行趨勢評判自己是否合格;在高爾夫球場上,也能看見有人因為失誤而惱怒地把球桿一甩在地,但也許那一球本來就超出他的能力,只不過他的理想標準可能是電視上的某位專業球員。
專業球員也許每天有揮桿教練在旁觀察他練習打出五百個球,而且還一週練球五次。這就是我所謂的不切實際和難以達到的理想形象,畢竟這位開始自我懷疑的人只是把高爾夫球當成業餘興趣,也許一週練一次,也才上過幾堂課、一週打一百球而已,但是他卻給自己設下了專業標準。
如果事事都以完美形象為標竿,在追求快樂上等於繞遠路而行,因為形象或理想固定不變且本質受限。某個典範形象再出色,也只是特定情境或某種可能性之下的最佳狀態,真正的完美則恰好相反,沒有盡頭和限制,永遠不斷提升。
(本文摘自《練習的心境:學習、職場、人際、教養全適用的刻意練習心法》,方智出版,湯姆士‧史坦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