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感到幸福,「心」需要一個安全基地!50歲成為溫暖的人,多接近有「安全感」的朋友

人生要感到幸福,「心」需要一個安全基地!50歲成為溫暖的人,多接近有「安全感」的朋友

心理安全基地不必非得是母親。我們也可以從心愛的戀人、至親好友等能讓自己放心吐露心聲的人身上,找到心理安全基地。然後我們會在心理安全基地補充情緒上的能量,這在維持內心情緒穩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你今天過得好嗎?跟心愛的人一起度過溫馨的時光,讓你感到幸福嗎?還是明明不是你的錯,但卻因此被上司或老師臭罵一頓,感覺委屈又生氣呢?

 

我們每天都會經歷無數的事情,經歷好事會開心、喜悅、放心,經歷壞事就會感覺生氣、沮喪、丟臉。每一天遭遇到不同的事情時,或許就像不斷面對情緒的海浪一樣。

 

就像玩水時雖然很開心,但我們的身體會很疲憊一樣,承受情緒的大浪時,我們的身體也同樣會感到疲憊。所以如果想要迎接明天,那麼就需要在不受任何人妨礙,屬於自己安全又舒適的空間裡充分休息。

 

放鬆疲憊的身體與心靈,獲得再次面對世界的力量,那個地方就叫做心理安全基地。

 

心理安全基地並不是家、寢室等具體的場所,英國的精神分析師約翰‧鮑比將依戀關係理論化,他認為幼年時期母親與孩子穩定的互動關係,對孩子在心理情緒的發展上相當重要。他也說在這樣的關係中,母親就是孩子的心理安全基地。

 

心理安全基地夠堅固的孩子,可以自己一個人在母親附近玩得很開心,但情況相反的孩子則完全無法離開母親一步,或者完全不在乎母親在不在身邊。這種生涯初期的依戀關係,長大成人後會給外在的人際關係帶來影響。

 

當然,心理安全基地不必非得是母親。我們也可以從心愛的戀人、至親好友等能讓自己放心吐露心聲的人身上,找到心理安全基地。

 

然後我們會在心理安全基地補充情緒上的能量,這在維持內心情緒穩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共鳴越來越重要,依戀與心理安全基地這兩個人際關係的基礎,自然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視。

 

因為心生病或受傷而前來求診的個案中,有很多人像恩兒一樣,找不到任何心理安全基地。即使在診療室裡跟醫師的關係只是暫時的,但沒有或缺乏心理安全基地的人,還是會希望這裡能暫時成為他們的依靠。

 

而醫師也並不只是應聲附和個案的人。有時候要引導個案,幫助他們面對他們刻意忽視的內心。

 

如果個案能相信醫師、診療室能夠成為放鬆的空間,那即使會談的過程並不順遂,個案還是有可能提起勇氣告訴自己不要放棄。

 

我總是很好奇來求診的個案,都怎麼看待我跟這個空間,同時也會在心裡默默地問:「今天的會談讓你覺得舒適嗎?有放心地盡情說你想說的事嗎?有讓你獲得面對明天的力量嗎?」

 

(本文摘自《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五個精神分析的真實故事,帶你找到不斷逃跑的自己》,大田出版,腦內探險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