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6歲的陳先生,去年十一月開始就發現感覺胸口悶、只要一走路就會呼吸困難、全身無力,讓他坐著喘,躺著也喘,尤其是睡覺時,老是覺得枕頭睡了很不舒服,讓他全身痠痛又胸悶,直到把枕頭墊高之後才比較好一點。
今年二月,陳先生實在是喘得受不了,趕緊掛急診,檢查後才發現是自體免疫血管炎併發急性心肌炎,導致末期心臟衰竭,情況相當危急,甚至一度考慮需要接受換心治療。
心臟衰竭又被稱為「心臟癌症」,由於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因此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維新表示,心臟就像馬達,推動血液到全身再流回心臟,當馬達的馬力不夠、無法順利推動血液時,就是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症狀
1. 常覺得疲累
2. 喘不過氣
3. 下肢水腫
在日常生活中若爬樓梯沒爬幾階就覺得喘、常常覺得疲累、下肢水腫等,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症狀,一定要趕快就醫!
心臟衰竭的治療
1.輕微:吃藥、調整生活型態
2.嚴重:手術、械性循環輔助系統,如葉克膜
3.末期:心臟移植
心臟衰竭日常保養
1.嚴格控制水分
包含開水、藥水、飲料、湯汁等平時會攝取的水分在內,每日飲水量不超過1500毫升
2.減少鹽分攝取
健康成人每日攝取鹽分6公克,心臟衰竭患者最好每日鹽分攝取不超過3.5公克。烹調食物時,鹽分一律減半,少用調味料,以天然食材取代人工調味,就可減少鹽分攝取。
上述案例中的陳先生接受治療,並搭配水分控制、每日監測體重、血壓、心跳及記錄數值,並積極接受心臟復健以及藥物、飲食控制。
半年後,陳先生開心地說,他的心臟功能從原先的17%恢復至48%,走路運動也能超過30分鐘以上,甚至還能再次出國旅遊了!
劉維新醫師強調,對於心臟衰竭患者而言,積極接受治療等同於保養自己的心臟。
建議心臟衰竭的病人要適度運動、每天量體重和血壓、飲食少鹽少油少糖、定期回診追蹤及服用藥物,就可避免心臟衰竭症狀惡化,也能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