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瘀青是警訊?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醫師:運動是預防最好方法

乳房瘀青是警訊?乳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醫師:運動是預防最好方法

乳癌初期不痛不癢、摸不到腫塊,許多患者聽到自己罹患乳癌都不敢相信。缺乏運動、高脂肪飲食、塑化劑威脅等都是乳癌的危險因子,醫師提醒定期檢查、規律運動是防癌的最好方式。

乳房「瘀青」竟是癌細胞作怪的警訊!現年65歲的玉燕女士,去年6月發現左邊乳房莫名出現瘀青,面積約1元硬幣大小,到醫院做檢查,得知可能是2公分的乳癌腫塊,她卻以不會痛為理由,試著說服自己:「肖ㄟ!明明是瘀青,怎麼可能是癌症?」

 

瘀青竟是乳癌警訊

 

逃避了三個月後,玉燕女士發現身上的瘀青已經變成5元硬幣大小,嚇得趕快再到醫院檢查,確診是早期乳癌,而且是惡性度較高的HER2乳癌,腫瘤約3.8公分且癌細胞已侵犯淋巴。聽完報告,玉燕女士與陪同就醫的姐姐和妹妹三人在診間放聲大哭。

 

情緒發洩完後,玉燕女士積極面對治療,接受乳房全切除手術,以及後續的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病況控制良好。

 

運動+篩檢遠離乳癌

 

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表示,乳癌的發生和體質(基因)、外在環境、生活習慣都有關係,民眾常聽說用塑膠袋裝熱食會溶出塑化劑進而增加乳癌風險的說法,目前國內還沒有明確的研究證實塑化劑和乳癌有直接關係,但這些外在環境的影響可能是危險因子。

 

天生基因無法改變,但除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之外,葉顯堂醫師提醒,規律運動是防範乳癌的最好方法!他強烈建議民眾執行「333」運動原則,也就是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運動後心跳速率達到每分鐘130下,無論是健走、游泳、騎腳踏車等都可以。

 

葉顯堂醫師指出,台灣的乳癌篩檢率只有約39%,美國則高達70%,提醒符合條件的女性定期接受國健署提供的篩檢服務,尚未符合年齡條件的年輕女性,30歲後即可請醫師評估適合的檢查方式,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人工血管及早拆除減少風險

 

萬一罹患乳癌,除了接受治療之外,也可以與醫師討論治療過程是否使用人工血管。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表示,裝設人工血管是乳癌藥物治療的必要步驟,但研究發現人工血管長期留置體內,可能增加感染、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血胸或氣胸等潛在風險。

 

乳癌防治基金會今(27)日公布一項人工血管裝置問卷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74%乳癌病友希望盡快移除人工血管,且如果有新的治療選擇出現,期待早日移除更高達99%。

 

希望早日拆除的原因除了擔心感染之外,52%的病友認為人工血管影響了手臂活動,43%病友覺得有異物感、不舒服,40%病友認為人工血管留在體內會感覺自己好像還在生病。

 

葉顯堂醫師表示,以HER2陽性乳癌為例,過去醫界認為患者在完成化療和標靶治療後,人工血管仍需留置體內,避免復發時重新裝設的麻煩。但HER2陽性乳癌邁入化療合併標靶治療的時代,復發風險已大幅下降,越來越多醫師傾向「能及早拆就拆,有需要再裝」的做法。

 

另一方面,目前也有皮下注射劑型的乳癌標靶藥物問世,效果和傳統的靜脈注射(類似打點滴,治療後需住院觀察一天)相同,但每次治療只要在大腿打一針即可,不需使用人工血管、不必住院,有助於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是乳癌病友可以考慮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