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在手就可不限次數搭乘臺北捷運、公車,如今我們換個詞,「手機在手」就可以隨時隨地掌握自己、全家的健康。
有了健康存摺,出國在外再也不擔心
陳伯伯非常熱愛旅遊,雖然裝了心律調節器還是經常出國,有一次,他和全家人來到京都賞櫻,才第二天,他對著太太說:「奇怪,昨天也沒走多少路,怎麼老覺得胸悶,這感覺好像和未裝置節律器一樣。你跟孩子去玩,我在旅館休息好了」
「這樣好嗎?要去醫院檢查嗎?」
「沒要緊,又不會講日文⋯⋯」
陳伯伯坐在床上,動也不想動,陳太太突然想起,「節律器會沒電嗎,醫師說電池可以用6~12年,會這麼巧嗎?」
「你有帶心律調節器的識別證?」
「嘸哩,不過,我知道『健康存摺』可以查到心律調節器的機型及裝置日期⋯⋯」
陳太太趕緊到飯店服務台找人幫忙,透過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協助,陳伯伯順利在京都市立醫院換了電池。
「病人使用的醫材都會被記錄,這些資訊可以幫助醫師快速了解,解決病人的問題。」衛福部健保署資訊組科長張齡芝說。根據健保署統計,截至108年4月底,「健康存摺」登入及使用人數達114萬人,65歲以上長者約計11萬人。
衛福部健保署署長長李伯璋表示,健康存摺服務103年就上線,在105年7月改版後,變得更好用,資料以趨勢圖呈現,異常值則會顯示紅色,還有外部衛教資料連結,可以進一步了解各項數值的衛教資訊。
記載3年的就醫資訊
健康存摺可以查看近三年的所有門診資料,包含西醫、中醫、牙醫、手術、住院,用藥、檢驗報告如血液、尿液、糞便等,病理報告、影像、心電圖、超音波或病理檢查資料、內視鏡檢查等等。
衛福部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王本仁進一步說明,相對容易利用數位規劃的資料(如檢驗報告)、影像、診斷、出院摘要等,民眾都可以透過健康存摺查詢,至於門診醫師紀錄、急診紀錄、手術記錄等文字,目前還沒有規劃在裡面。
張齡芝補充,其實不只就醫資訊,還有預防接種,甚至器捐、安寧註記都有含括在內。另外還有記錄過敏資料,若在醫療院所有發生過敏,醫師有把紀錄上傳至健保署,透過健康存摺就可以查看過敏的藥物。就算醫師忘了上傳,民眾也可以自己登錄,有了這紀錄醫療人員就可以清楚知道,病人對何種藥物過敏。
說了這麼多,也許你還是覺得需要的時候,再去醫院申請就好。不過你知道嗎,醫院申請病歷資料受理時間都是在週一至週五,一年365天,除了週休二日外,還有國定假日、春節等,有時真的會緩不濟急,及早下載,以備不時之需。
至於,擔心駭客入侵?張齡芝說:「健保署在資訊安全為A 級等級,要符合國發會的標準。駭客日新月異,資訊組也跟著不斷的進步,我們怕嗎?當然會!所以不只資料面作加密,也加強登入面的困難度等,這是在健保署方面。資安的角度不是只有在資訊面,個人面也相當重要。在民眾端,密碼不要給別人,使用完後要立即登出。」
健康存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做好健康管理,不只自己的健康自己掌握,還可以幫全家人掌握。
健康存摺怎麼申請
民眾可從 iOS 系統App Store或 Android 系統的 Play 商店下載「全民健保行動 快易通 APP」,健康存摺的認證程序僅需輸入手機門號、身分證號等資料,輸入健保卡卡號後4碼,並設定登入密碼6 ∼ 12 碼,即可同時完成健保卡註冊並綁定個人行動裝置,開始查詢及申辦健保署相關業務。
若沒有手機門號,亦可透過電腦申請,申請時記得先找出戶口名簿之戶號。首次使用「健康存摺」且無「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密碼」者,請備妥健保卡、戶口名簿上之戶號及晶片卡讀卡機,並下載安裝電腦元件,再以自然人憑證或是健保卡插卡登入健保署網頁系統完成健保卡註冊後,登入健康存摺設定即可。
或許你會問,如何確定是本人申請或父母同意?張齡芝說:「在開始設計時,健保署就考慮到這方面問題,所以除了健保卡,還需要戶口名簿之戶號,以防堵他人竊取。畢竟,戶口名簿之戶號取得相對較不容易。」
掌握全家人健康
李伯璋說,健康存摺在使用期間,民眾給予很多良好的回饋,例如:我如何檢視父母、子女的健康與就醫狀況等,也促成「新增眷屬健康管理」的功能誕生。只要是法定代理人經過申請之後,可以代管未成年子女(15歲以下)之健康存摺;父母亦可以透過申請子女代管自己的健康存摺,使子女可以透過手機了解父母就醫紀錄、身體狀況,以及目前服用哪些藥物,進而從旁協助長者健康管理。
還不快點下載健康存摺,現在就可以透過單一帳號整合功能,一起協助照顧長輩與子女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