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當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被診斷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時,他是個正準備聯考的國三學生, 那時每天努力讀書,卻發現體重莫名其妙下降,還經常口渴、頻尿,本來以為是唸書太累,但口渴的情況卻愈來愈糟,經過診斷,發現血糖竟然高達250mg/dL,進一步確認發現原來自己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
林嘉鴻回憶,30年前大家對糖尿病的認識並不普及,自己又只是個國中生, 罹病的情緒很複雜,感覺像得了絕症似的,連父母都很茫然,急著幫我找出可以替代注射胰島素的方法。」他說,因為不想天天注射胰島素,所以試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民間偏方,孰料,精神卻愈來愈差,直到某天昏厥後,送急診才發現已經是急性糖尿病酮酸血症了。
接受它,才能活出自信
酮酸血症嚴重時可能危及性命,因此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後,林嘉鴻更加珍惜健康,也告訴自己,不能被糖尿病所擊倒,即便是只能接受注射胰島素治療,也要選擇回歸正統的醫療模式,好好地控制病情。「把糖尿病融入生活之中,當作人生的一部分,與它和平共處,才能真正活出自己,」他強調。
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年齡通常很輕,發病階段常是青春期階段,當情緒不好、與家人同儕間相處又有摩擦時,確實容易雪上加霜,使病情更加嚴重。林嘉鴻認為建立自信心很重要,他指出,其實糖尿病就像其他慢性病,注射胰島素、測量血糖就跟近視需要戴眼鏡一般,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用害怕旁人眼光,才能活出自信。
會選擇當新陳代謝科醫師,是否與自己是糖尿病患有關?林嘉鴻笑著說,他對抗糖尿病近30年,充分了解糖友的辛苦,所以的確很早就立志投入糖尿病的研究,一方面可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另一方面也能跟病友分享自己的抗病經驗。
別害怕糖尿病,正確治療很重要
「糖尿病這三個字,最怕的是最後的『病』字。」林嘉鴻說,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最怕的就是併發症,但如果能提早預防,及早控制血糖不鬆懈,就不會產生併發症;否則,一旦出現併發症,影響所及都是不可逆的,包括眼睛、腎臟、心臟、神經等都會受到嚴重傷害。
臨床統計顯示,有大部分的糖尿病患最後死於心血管疾病,而且在台灣這麼高的洗腎人口中,有一半都是肇因於糖尿病。
目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須靠終身注射胰島素控制病情。林嘉鴻說,過去資訊不發達時,患者不了解胰島素治療的重要,滿腹疑問卻不知該問誰;但現在許多醫療院所都已經有完整的治療團隊協助,醫師、營養師、衛教師都能隨時給予建議與諮詢。他提醒,只要別被坊間似是而非的言論所迷惑,掌握正確的治療方式,就不會走冤枉路。
許多糖尿病友一聽到要施打胰島素,都以為是條不歸路,往往想延後施打,林嘉鴻說明,除了第一型糖尿病是無法根治,必須以胰島素治療外,第二型糖尿病患只要在飲食、運動和生活作息方面維持良好的習慣,遵從醫師指示服藥,最後是有可能將藥物減量甚至不用依靠藥物,只憑飲食與運動療法就能康復的。
胰島素不像嗎啡般會成癮,施打後可觀察血糖控制情況來停掉或減藥,林嘉鴻在門診中,確實遇過病友住院時血糖破千,施打胰島素後,出院時搭配飲食與運動控制就停用胰島素的案例。
三管齊下,與疾病和平共處
規律生活作息、飲食控制、運動控制,是糖尿病患最重要的日常保養及預防觀念,聽來簡單,實際執行上確實有難度,林嘉鴻有什麼小秘訣呢?
「我自己的工作非常忙碌,完全遵循雖有困難卻並非不可能,找出日常生活中的規律性,相當重要。」林嘉鴻提醒,只要找出血糖變化的規律性,控制血糖就不是難事了。
生活作息
醫師工作必須經常值班,有時甚至整夜不能睡,隔天還要繼續上班,因此,林嘉鴻會「把吃飯時間固定下來」、「三餐盡量吃,不能有一餐沒一餐的」、「固定食物的種類」、「不讓肚子餓太久」,且 適時監測血糖,掌握血糖的變化」。
林嘉鴻解釋,吃飯時間固定後,就不會有立即低血糖的危險;若將食物種類固定後,也比較容易計算血糖變化,體力上就不會受到影響。只要不讓肚子餓太久,血糖就會比較穩定。
只有經常監測血糖變化,才能歸納出不一樣的飲食、活動、作息對血糖的變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調整模式。
飲食原則
在飲食上,林嘉鴻秉持2大原則,分別是「高纖、低油、低糖、低熱量」以及「健康吃不放棄美食」。他指出,自己每天三餐幾乎都由自家準備,很少外食,也時時刻刻會提醒自己,對吃進去的食物要提高警覺。
「飲食上我會做到食物代換,所以很多美食都能吃,但會要求控制分量,計算出要補充多少胰島素,這樣飲食上就能有很大的彈性。」他說,最好的飲食方式為低GI,多吃高纖維蔬菜,讓升糖指數緩慢,血糖控制會較平穩。
台灣飲食多樣,要精準計算食物的分量實在不容易,不過若能參考食物標示,盡量避免選擇重口味、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也不要偏食,造成營養失衡,多吃對身體有益的真食物,絕對可以兼顧美食與健康。
林嘉鴻認為,家裡有糖尿病患,同時也是重新審視全家人飲食習慣的時機點,一起改變過去不良的行為,才能帶給全家人健康。
運動重點
學生時代喜歡登山的林嘉鴻,自從當了醫師後,就少了空暇時間爬山,不過他仍堅持利用下班時間去游泳,「很多人會用忙碌來當藉口,其實每天只要半小時的活動量,就很有效果,即使只是走路都好。」
他建議,糖尿病友要視自己的體能與健康狀態、興趣與生活環境,養成好的運動習慣,一以貫之。原則上,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就能達到運動基礎效果,強度則可以「中強度轉低強度」運動為主,藉以增加持續力,也可降低運動傷害。
林嘉鴻也提醒,要達到血糖穩定,除了要注意運動前後的血糖變化,也要避免單獨運動,且最好隨身攜帶小點心,以避免運動後的低血糖現象。
此外也不要勉強自己,若身體不適時就不要刻意運動,更重要的是,運動前後的暖身運動一定要做,才不會因突然進行較大的運動量而造成血壓急速波動。
40歲之後,更要注意血壓血脂的變化
30年來,林嘉鴻的血糖仍持續維持在理想範圍內,連體重也控制得宜。
面對國內呈倍數成長趨勢的糖尿病人口,他認為,早期預防刻不容緩,尤其40歲之後的成年人,因為代謝變得緩慢,要特別注意血壓與血脂的變化,更要維持理想體重,特別是正在使用胰島素治療的病患,有可能體重會上升,須配合適度運動及飲食搭配做好控制。
林嘉鴻提醒,40歲之後,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者,需要定期每3∼5年監測血糖,一旦發現有糖尿病前期現象,就要開始進行飲食與運動規劃,才能延緩或避免進入糖尿病階段。
本文摘自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解救糖尿病」
趕快加入《生活i健康》粉絲團.掌握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