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獨孤求敗
真正的時間自由和財富自由是不工作就有收入。我鼓勵,也建議每個人從「現在」就開始為自己和家人打造且創造「被動收入」,一步步累積你的被動收入,將你的池子挖深、挖大。
而要用什麼樣的被動收入方式呢?什麼樣的被動收入是讓大家羨慕的呢?
買房努力一輩子,買股養你一輩子
與其買房自住,我會比較想先打造被動收入,先存股,再買房。有個網友在PTT 上發問,他說自己存了三百萬,他和太太年薪加總起來有一百六十萬元,可以在新北市買多少錢的房子?網友紛紛建議他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住,可以在哪個區域買到他要的物件。
我的想法卻不太一樣,我想的是先打造被動收入,再買自己想住的房子,先苦後甘。
這段期間可以租房,或是買便宜房,不讓房貸(房租)的支出吃掉大部分的資金,以年殖利率6% 來算,存到1000 萬可以有60 萬的股息收入,平均一個月是五萬元。以年殖利率4% 來說,1000 萬的股票也可以有40 萬的股息收入,平均一個月三萬三千元。
一、拿離賭桌的錢,才是真正賺的
賠錢讓我學會自我管理、資金管理、和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資產放在「高波動」的商品上,你需要安全的資產配置。賺價差很難有複利,操作有賺有賠,可是存股票卻能享受複利,股息再投入可讓你資產變大,複利靠的是時間,所以請你「現在」就開始存股。
存股就像是把錢存入豬公撲滿一樣,我把選擇權賺到的錢存到高殖利率股上,我將股票價差賺到的錢也存入高殖利率股上,我也建議你這樣做,不管是辛苦工作賺來的,還是投資理財賺來的,最後都要存入被動收入系統。
而存高殖利率股領股息就是最簡單的方式,小資金也可以做。
學會投資理財可以加速存股速度。不管是股票也好,期貨也好,選擇權也好,賺的錢最後都存進「被動收入系統」。
二、建立一籃子股票,比重押少數股票好
我自己的配股配息系統有二十幾檔股票,將資金平均分散在不同的股票上。會這樣做是為了不把資金全部重壓在一兩家公司上,二十年後、五十年後你不知道有哪些股票是長青樹,不知道誰會被淘汰。
而且我的選股方向,都是以日常生活周遭會用到的為主,也就是民生必需品,你可以檢視自己的帳單,你都把錢貢獻到誰的口袋,你就投資誰。
三、3千、5千元都能存的零股投資術
存股票不見得要買一整張,可以買零股。可以隨時買、看準了就買。只要這筆錢對你來說,是多出來的閒錢,失去了也不會變窮,那你就去存。
投資零股有個好處(但也是壞處)就是不太方便進出,「收盤後」投資人才能交易零股,盤中不能交易(註解)。因為買進以後不方便賣掉,所以適合把它當作存錢筒,錢存進去就不隨意拿出來。
除了定期定額買基金以外,其實也可以定期定額「買零股」。這兩種的思維邏輯不一樣。買基金賺的是價差,買零股除了股價價差以外,最重要的是要存好股,領股息。
零股的好處就是可以用少少的錢,就做到資產配置,將錢分散在不同的股票上,十萬就可以買台積電、鴻海、國泰金、中華電、台塑等。
四、錢放銀行領利息,不如買公司股票
某次看到第一銀行董事長的談話,他說:「錢放在我們銀行利息只有1%,不如買我們公司股票,殖利率還有10%。」
2015 年到2016 年初的時候,第一金股價正在走空頭,股價跌到14 元的時候,董事長都忍不住跳出來為自己公司低股價喊冤,股價14 元左右配息1.4 元,殖利率近10%。
我自己在第一銀行也有開戶與存款,就這樣把錢存在銀行換成買銀行的股票,買進第一金,從14 元多開始買進,配息真的不錯,之後我也陸續將錢「存入一銀」,股價從14 元買到19 元。
大原則是當投資的殖利率有4% 多以上,我就繼續買股票。這一波除了賺到配息,也賺了豐厚的價差。不過,對於帳上的獲利,我倒不是看得這麼重,真正的資產是來自於「股票張數」,而不是帳上數字。
除了買一銀以外還買進合庫金(5880)、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理由一樣將錢「存入銀行」。
把錢分散在不同公司,幫自己建立一籃子股票,這樣風險比較低。也可以用A公司配息去買B 公司,B公司配息了又去買C公司,這些配股配息出來的都是金雞母,而且「零成本」。你可以幫自己打造「被動收入組合」,存股,是和時間賽跑,請立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