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砂糖
白砂糖的成分蔗糖,是由葡萄糖及果糖所構成的。分別攝取這兩種糖,都是對身體不錯的營養素,不過一旦讓它們連結起來,那麼就算是消化酵素也很難將他們分開。
如此一來,就會浪費大量的消化酵素,最後有可能會消化不良。
無法消化而進入血液中的蔗糖,會成為病毒及壞菌的食物。殘留在胃裡的蔗糖則會造成幽門螺旋桿菌的增生,在小腸還會成為壞菌的食物,
在大腸則會導致菌種生態失去平衡,使壞菌處於優勢。
守護身體的白血球雖然會擊退壞菌,但白血球也同時會釋放出可作為武器的自由基,器官就可能會因此受到波及而損傷,引起各種的疾病。
砂糖另一個恐怖的壞處,會在第 130 頁介紹,喜歡吃甜食的人絕對要看。
2. 肉及魚等動物性蛋白質
常聽到有人說:「累的時候就吃烤肉吧!」從酵素營養學來看,根本就是胡說八道。覺得累的時候,才更需要酵素。
如果在累的時候,吃一些加熱食物,或是含高蛋白質、高油脂的食物,讓腸胃無法得到休息,就會造成酵素的浪費,身體當然也就恢復得比較慢。
跟其他食物相比,消化動物性蛋白質需要較多的熱量,所以需要大量的酵素。
要是有無法消化的部分殘留在腸道內,那麼就會發生腐敗,讓腸道內的壞菌增生,結果就會跟前面所提到的砂糖一樣。
全身有八成的免疫是集中在腸道中,因此壞菌增加的話,運作當然會變差,免疫力也會下降。
無法消化的蛋白質碎片,也就是毒素殘留物會跑到血液中,讓血液變濃稠。
不光是肉類,像是魚、蛋、乳製品也是動物性蛋白質。請注意不要吃過量。
3. 食品添加物
我們一年吃進了多少的食品添加物呢?
在日本,大概每個人吃下了至少四公斤至八公斤的食品添加物,其中包括了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但事實上卻還是具有致癌可能性的添加物。
火腿、熱狗、培根等所含的亞硝酸鈉(著色劑)及磷酸鹽(接著劑),含於魚肉製品及煙燻食品等的山梨酸鉀(合成保存料);泡麵等所含的(氧化防止劑);甜點及清涼飲料等所含的食用紅色素二號(合成著色劑)等種類繁多,不勝枚舉。
食品添加物具有致癌危險性的論調時有耳聞。這些食品添加物會阻礙酵素的運作,當然也會造成酵素的浪費。
另外,也有相當多的報告指出,要是酵素本身的性質改變,那麼反而會提高致癌性,並且會阻礙能作為輔酵素的礦物質吸收。
或許有些人完全不在意,但今後購買這類型食品時,請確認一下它們的成分表吧!
為防止大量浪費酵素,請再次檢視飲食生活。
(本文摘自《不生病的關鍵祕密:酵素》,新自然主義,鶴見隆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