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民總醫院營養師邱哲琳、新光醫院藥劑部藥師劉人瑋都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也不是吃了就見效。
為何專家都持保留態度?邱哲琳指出,維他命不是提供身體能量來源,而是當人類吃進醣類、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素後,需要B群協助,才能讓細胞得到能量。
大家常把B群與疲勞、貧血連結,邱哲琳解釋,維他命B6、B9和B12參與紅血球製造與發育,當缺乏這三種中的任何一種時就容易貧血。由於紅血球可協助氧氣運送,當貧血時,身體組織獲氧量不足就會感覺疲倦。此外,當人體缺乏B1、B2、B3、B5或B7等能量轉換的維他命,人也會覺得疲倦、精神不濟與肌肉無力等。
飲食攝取 才是最好的來源
B群家族成員包括B1、B2、B3(菸鹼酸)、B5(泛酸)、B6、B7(生物素)、B9(葉酸)和B12等,各自擔任不同角色,須通力合作,才能在人體內發揮功效。
偏偏B群最大的特性是水溶性,小腸吸收後剩餘部分,會經腎臟隨尿液排出,不會存在體內,也因為這個特性,容易讓人混淆是否需要天天補充?還是額外補充?該怎麼吃才對?
邱哲琳認為,須先了解病人疾病史、攝食與用藥狀況,評估後才能給建議,若問題不確定,可能無法提供病人改善的意見。如果是一般健康成人,可由均衡飲食攝取足夠B群,不須額外補充;若因飲食不均衡,想額外補充也可以。
劉人瑋說,透過均衡飲食攝取B群才是最好的,正常飲食下,並不需要額外補充。例如缺乏維生素B1,可能與視神經炎(一種與視力相關的發炎疾病)有關,但不代表正常飲食下,額外補充維他命B1還可以增加視力,甚至保護眼睛。
過度補充 須當心排擠效應
臨床上,維生素過量中毒案例並不多,但劉人瑋說,文獻中,誤食過量維生素導致中毒的案例,倒是屢見不鮮。例如過量B6會造成噁心、嘔吐、肚子痛、頭痛、嗜睡等;攝取過多B12可能會拉肚子、周邊血管阻塞,也可能會引起過敏。
邱哲琳提醒,單一種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過多時,會產生掩蓋或排擠效應,就像補充過多B9會掩蓋B12。邱哲琳在門診會遇到一些年長者,平日愛吃B群預防失智或促進健康,在重複補充或使用高劑量維他命下,抽血結果發現B12高出正常值五到十倍,而請他們停止服用。雖然B12過多,是否會產生毒性未有定論,但年長者大多數都有慢性疾病,還是不宜過量。
至於哪些人是需要補充B群?邱哲琳說:挑食或攝食不足、長期使用利尿劑、酗酒、壓力大的人,可以藉補充B群獲得改善,但她強調,前三種有建議的B群補充劑量,但對於壓力大、或加班過勞的程度,因無訂量標準,民眾若想服用,建議有病史者可透過諮詢再行補充,較為安全。
劉人瑋也提醒,不是自己缺什麼,看到B群有此功用就補充。例如很多貧血的人,以為自己是缺乏B12,畢竟造成貧血原因有很多,反而會延誤治療黃金期而得不償失;又如果是純粹因工作壓力,最佳的處方還是心理調適、適度運動及尋求支持,只靠補充B群,可能心理效益多於實質幫助。
另外,劉人瑋強調,一般人的迷思會以為,病人缺乏營養就要補充維生素,反而可能因為藥物交互作用產生不良結果。有研究指出,B6會與治癲癇藥品交互作用,增加癲癇發作風險;B12恐降低治療愛滋病抗病毒藥品的效果;B1則可能降低部分治療癌症的化療效果。
凡事過量都不好,維生素B群也不例外,一般人在服用前,還是多參考專家的意見!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