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急救區內正在急救。護理人員馬上前往解釋並安撫病患情緒:因為剛剛進來一位無呼吸、無心跳需要急救的病人,所以醫師正在全力搶救,請他稍等一會兒。
不料,家屬非但不接受護理人員的解釋,反而更大聲的斥責著:「別人的生命重要,我兒子的性命就不值錢嗎?我兒子咳嗽非常不舒服,現在也需要急救啊!」、「護士小姐,我來急診已經十幾分鐘,為什麼還沒看到我,我掛的是急診,為什麼要讓我等?」、「ㄟ,我就是趕時間才來掛急診的,等什麼等啊」「我先來的耶,為什麼先看剛剛才進來的病人」這種質疑偶而會在急診發生,少數家屬會因此不滿而投訴急診醫護人員,甚至在急診大聲咆哮,阻擋醫療相關作業進行。
這些負面的觀感及誤解,容易造成醫療糾紛的產生,也影響到病人的就醫服務品質。
急診醫療是針對有急切需要的病人進行必要性急救處置的第一線臨床單位,優先提供緊急的醫療服務,因急診就診人數多,加上待床人數及留院觀察人數增加,造成急診擁塞,如果民眾對急診掛號流程不了解,即會造成不必要的誤解與負面觀感,因此,在此有必要加以說明。
大多數的民眾往往不瞭解「檢傷分類」的意義,而以來院的先後次序要求看診,這是不對的觀念;看診的先後次序,在急診「檢傷分類」是依據疾病嚴重度及急迫性進行看診順序,而非依照到院之先後次序。
急診掛號時檢傷人員會請病人出示健保卡,若是轉診病人則須一併出示轉診單,檢傷護理人員會測量血壓、體溫及詢問相關資料(如:這次不舒服症狀、過去病史、旅遊史、職業等等),並依循提供的資料藉由電腦檢傷系統進行檢傷分類,及完成掛號手續,確保民眾就醫權利。若為初診或無法提供完整資料時,需先完成資料填寫並建檔後方能執行檢傷分類。
何謂檢傷分類?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規範實施急診五級檢傷分類標準,實施檢傷分類主要目的在:運用有限緊急醫療資源,在適當時間內,於適當的地方,使用適當資源做正確的處置。落實急診檢傷分類可以正確地分辨出病情的嚴重度,使危急的病人及時獲得最妥適的醫療處置。
檢傷五級依據為使用呼吸窘迫度、血行動力變化、意識程度、體溫、疼痛程度、受傷機轉等 6 種之調節變數,將病人依照其病情輕重與急迫性,分為復甦急救、危急、緊急、次緊急、非緊急等 5 種等級,建議候診之時間分別為立即就診、10 、30 、60 、以及 120 分鐘。檢傷人員藉由主觀敘述及客觀數據快速檢傷分類, 並依循新的檢傷分類標準,檢傷人員以電腦系統判讀,對病人嚴重度判斷較為客觀且精確,精準區分病人嚴重度,使得危急病人可以適當的優先處置。
檢傷分級後,護理人員會幫病人配戴手圈,目的為了讓醫療過程相關人員能準確辨識確認您的身分,再進行相關檢查或治療以確保病人的就醫安全,故切記勿私自取下手圈,並請配合醫療人員做身分確認,以保障您的權利。
醫生隨即依病情需要為病人診視,如有需要也會會診其他專科醫生一同看診,適當檢查處置後,醫生會依據病況決定病人後續治療計畫,如:出院、門診追蹤或自動出院、住院、轉院等。
以下茲就新的檢傷分類標準進行說明:
最後提醒大家,急診看診的病人不再是先到先看診,而是以病情的嚴重度來決定看診的次序,配合檢傷級數耐心等候,把時間及資源先給重症緊急的病人,醫護人員都會盡最大努力來治療每位病人!這樣才能運用適當的人、時、地及醫療資源,及時挽救重症者的生命。
無論如何,即使五級檢傷分類實施後,急診的醫護人員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及最好的資源,給病人最優質的服務!
圖片來源:COD New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