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個月後,黃先生出現大量血便,並伴隨突然而來的高燒,他的身體終於撐不下去,住院檢查後,被診斷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但因延誤就醫,引起腸穿孔、腹部大量出血等併發症,經過緊急手術,才保住一命。
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章振旺說,黃先生其實罹患的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的疾病,在台灣,主要是「潰瘍性結腸炎」以及會出現血便、食欲不振等症狀的「克隆氏症」。
高危險群:考生、上班族
由於症狀易與大腸激躁症或痔瘡混淆,多數病人平均多耗費二、三年才被正確診斷。
章振旺解釋,發炎性腸道疾病與大腸激躁症、痔瘡等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大腸激躁症是因為緊張、壓力引起自律神經失調,使腸道蠕動不正常收縮導致腹瀉,並非腸道發炎,所以不會有血便。
而痔瘡的形成,多與久坐、長期便祕或腹瀉等因素相關,加上痔瘡為一肉瘤組織,只要解便力道過大、時間過長,就很容易造成出血症狀,出血特徵是血絲或是色澤較鮮紅的血漬。
發炎性腸道疾病則是因為腸道反覆發炎造成腸道傷害,患者會出現腹瀉、腹痛、發燒、血便、以及急著排便,卻只拉了一點,且便完後還會繼續出現便意等症狀,血液通常混合於糞體中,多呈現暗紅色。但這些症狀不一定會全部出現,有可能斷斷續續、時好時壞,且可能持續數月之久,並造成體重減輕。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顏旭亨醫師則說,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病原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可能和壓力、環境、自體免疫系統、遺傳因子、腸道內細菌等因素有關。有研究指出,壓力會誘發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腸道內正常組織細胞,加重腸道發炎反應,使腹痛、腹瀉、血便症狀加劇。
併發症:二十幾種慢性病
更有研究報告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等於是集結二十幾種慢性病於一身,就有患者向他訴苦說:「這個疾病簡直讓我生不如死!雖然不會死掉,卻一點一點慢慢折磨著我,令我痛苦萬分……。」
顏旭亨說,目前治療上,主要使用抗發炎藥物與類固醇藥物,緩解與降低發炎症狀為主,如果發炎症狀嚴重或控制不下來,還可使用免疫製劑與生物製劑,但必須是經過多種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病情中重度以上,甚至病情反覆發作者。
章振旺提醒,倘若出現腹痛腹瀉持續三個月以上(好好壞壞也要算在內),且合併有大量血便及貧血症狀者,則須特別提高警覺千萬別輕忽,拖延病情只會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顏旭亨強調,目前透過內視鏡檢查,馬上就能知道自己腸道的健康狀況,他建議,四十歲以後最好要做一次腸道內視鏡檢查,往後再依照醫師建議定期追蹤,這樣才能充分掌握腸道健康狀況,避免讓疾病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