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因素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肚子斷續痛2週,一照大腸鏡已「直腸癌4期」!解析「早期警訊」:常被誤診為痔瘡、腸躁症

tCol 2025-04-10

郭美懿整理

肚子斷續痛2週,一照大腸鏡已「直腸癌4期」!解析「早期警訊」:常被誤診為痔瘡、腸躁症

大腸直腸癌多年來高居國人10大癌症之一,近年更呈現年輕化趨勢,許多患者在50歲前即確診,醫界稱之為「早發型大腸癌」。一般而言,若出現血便、糞便帶黏液、排便習慣改變、腹部悶脹或疼痛、排便不順等情形,常被誤以為是痔瘡或腸躁症等腸胃問題,從而延誤診斷,錯失治療時機,因此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十分重要。

閱讀更多

我因他沒告訴我是有婦之夫而分手,半年後他飛來紐約挽回感情:感情中,決定去留的4黃金問題

tCol 2025-04-10

大衛‧蘭森(David Rensin)

我因他沒告訴我是有婦之夫而分手,半年後他飛來紐約挽回感情:感情中,決定去留的4黃金問題

在佛羅里達攻讀臨床心理學博士期間,我在餐廳兼差當服務生,認識了拉米。遇見他的那晚,拉米和朋友坐在我負責的區域,當時我很忙,根本沒發現他一直盯著我看。

閱讀更多

她失智臥床、失去溝通能力,只靠一條鼻胃管維持生命…醫嘆早做「這件事」:人生最後一哩路自己作主

tCol 2025-04-10

郭美懿整理

她失智臥床、失去溝通能力,只靠一條鼻胃管維持生命…醫嘆早做「這件事」:人生最後一哩路自己作主

96歲的許奶奶是接受安寧居家醫療的臥床患者,老人家已不復昔日照片中熱情參與教會的年輕樣貌,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消瘦攣縮的身體及因失智而失去和摯愛兒女溝通的能力,只剩下一條維持生命的灌食鼻胃管……奶奶70歲的大兒子,對母親沒有生活品質的長時間臥床感到傷心及不捨,詢問:「有什麼方式可以減少最後臥床的痛苦?先前聽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奶奶能否透過這種方式,拔除鼻胃管,不再灌食了呢?」

閱讀更多

「憋尿」就爆痛,她半小時跑廁所10次快崩潰!醫揭女性常見「5種膀胱問題」:這種恐是癌

tCol 2025-04-09

蔡佳伶整理

「憋尿」就爆痛,她半小時跑廁所10次快崩潰!醫揭女性常見「5種膀胱問題」:這種恐是癌

林小姐是一名經常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四十歲過後,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常跑廁所,有時一小時就得去兩三次,但每次排尿量都很少。尤其是工作壓力大、忙碌時,她甚至會在半小時內跑廁所近十次,一天頻尿三十多次!

閱讀更多

「過敏性結膜炎」好發春秋季節!朱智盟醫師提醒:可這樣治療

tCol 2025-04-09

NOW健康

「過敏性結膜炎」好發春秋季節!朱智盟醫師提醒:可這樣治療

「紅眼睛」是眼科常見的主訴。資深眼科醫師朱智盟指出,流行性急性結膜炎,也就是俗稱的「紅眼症」,具有高度傳染性。此外,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結膜下出血、虹彩炎、急性角膜炎,甚至皰疹、黴菌感染也可能導致紅眼。乾眼症亦可能因眼睛過度乾澀,造成角膜損傷發炎,而引起充血反應。

閱讀更多

1/3女性有乳房良性腫瘤!不是癌就甭管它?醫推1微創手術切除「傷口小10倍」,降癌變風險

tCol 2025-04-09

郭美懿

1/3女性有乳房良性腫瘤!不是癌就甭管它?醫推1微創手術切除「傷口小10倍」,降癌變風險

不少女性在健康檢查時都會發現乳房長了「纖維腺瘤」、「囊腫」等良性腫瘤,認為沒有健康威脅,就忽略定期追蹤。但醫師表示,乳房纖維腺瘤約有0.002%~0.125%變成乳癌,而乳管內腫瘤轉變成惡性的機率更達16%,若發現良性腫瘤持續增生,就要注意其變化。而新式的「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與3年前的傳統手術相比,傷口小約10倍,目前已成為乳房良性腫瘤的主流治療方式,更能精準揪出癌變病灶,減少誤診風險。

閱讀更多

巴菲特63年經驗分享,教你評估風險,只買信心標的:套利看似容易賺錢,實則連不虧損都無法保證

tCol 2025-04-08

華倫‧巴菲特、勞倫斯‧康寧漢

巴菲特63年經驗分享,教你評估風險,只買信心標的:套利看似容易賺錢,實則連不虧損都無法保證

講過套利操作後,似乎也應該談談「效率市場理論」(efficient market theory, EMT)。該理論在1970年代蔚為風潮,簡直就是學術界的聖訓。該理論基本上是說,個股分析是沒有用的,因為所有的公開資訊已適當反映在股價上。換句話說,市場總是無所不知。教導效率市場理論的教授們因此表示,對著股價表用射飛鏢的方式選出來的股票投資組合,報酬率不輸於最聰明、最勤奮的證券分析師挑選的投資組合。神奇的是,倡導效率市場理論的不僅是學者,許多投資專業人士和企業經理人也信這一套。他們正確地注意到市場通常是有效率的,但錯誤地得出市場永遠有效率的結論。兩者其實有天壤之別。

閱讀更多

都是國民美食惹的禍?大腸癌發現個案越來越年輕…行健導入AI輔助腸胃內視鏡,精準揪出「腸」危機!

tCol 2025-04-07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都是國民美食惹的禍?大腸癌發現個案越來越年輕…行健導入AI輔助腸胃內視鏡,精準揪出「腸」危機!

雞排、鹹酥雞、牛肉麵、珍珠奶茶是台灣人的最愛,卻也容易引起大腸癌。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二○○六年以來,大腸癌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的第二名,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名。行健醫療肝膽胃腸科醫師黃欣智表示,飲食西化及家族遺傳史,是造成大腸癌最主要的原因。

閱讀更多

老伴不是「老絆」!不參加對方朋友聚會、生活不倚賴不干擾…老黑:50後更要學獨立「不當妻寶」

tCol 2025-04-02

老黑(田臨斌)

老伴不是「老絆」!不參加對方朋友聚會、生活不倚賴不干擾…老黑:50後更要學獨立「不當妻寶」

之前在臉書談到老婆和丈母娘一起出遊,留我獨處在家的話題,網友留言有用也有趣,其中一位說「為何不跟著一起去」,倒是我從沒想過的。

閱讀更多

羅志祥66歲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1飲食法「逆轉腦齡7.5歲」,這些傷腦食物要少吃

tCol 2025-03-31

郭美懿

羅志祥66歲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1飲食法「逆轉腦齡7.5歲」,這些傷腦食物要少吃

藝人羅志祥日前揭露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已3年,引發外界廣泛討論。其實林志玲的母親疑似也罹患此症,並在女兒結婚後快速惡化,林志玲就曾提到願意「用很多日子去換一天『媽媽還記得我』。」兩位星媽都是65歲上下就罹患阿茲海默症,且目前無藥物可治癒,不過卻能靠日常飲食延緩失智發生,如「麥得飲食」能減少50%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逆轉腦齡7.5歲。

閱讀更多

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