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郭美懿整理
86歲前副總統蕭萬長2011年發現罹患肺腺癌,抗癌至今14年,他日前出席活動神采奕奕,現場並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析,除了醫療處置得當,蕭萬長後續的自我照顧也非常重要,包括每天步行5~6千步、每周喝4次養生湯、玩數獨等。廖繼鼎說,從蕭萬長的例子可以看到,即使是肺癌第3期,也不代表無路可走,「找到合適的治療、好好配合,再加上長期穩定的生活調理,真的可以活得很好、很久。」
閱讀更多
2025-04-08
郭美懿整理
肺癌位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每年罹患人數高達1.8萬人,更有超過1萬人因此奪命。幸而隨民眾健康意識提升,以及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 篩檢,提高早期發現比率,使得死亡率連9年下降,顯示早期診斷是關鍵。為藉由提早診斷,進而改善存活率,國健署自今(2025)年起擴大篩檢服務對象,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踴躍篩檢。
閱讀更多
2025-04-02
蔡佳伶整理
經歷了大半輩子的辛勤打拼,終於準備迎接期待已久的退休生活時,他卻突然被診斷為癌症末期。本該是含飴弄孫、安享晚年的年紀,卻被病痛與命運無情考驗,這無疑是人生最沉重的打擊。此時,他所能做的,便是想辦法讓自己一生的努力與付出,換來的保障「勞保」能夠發揮最大效益──是選擇生前領,還是死後由家屬領?這不僅僅是數字的計算,更是他留給家人最後的深情與庇護……
閱讀更多
2025-04-01
林維君
我在護理站左等右等,好幾次擋住護理師推著行動護理車經過的動線,就像一個移動路障。當路障的時光真的是度秒如年。
閱讀更多
2025-03-27
郭美懿
枕邊人突然離世,讓人驚惶悲痛,但若此時牽扯繼承、撫養公婆義務等問題,恐怕更教人痛心!近日臉書社團有網友抒發心情,表示先生過世不久「還沒有空悲傷」,婆婆竟瘋狂追問「保險理賠多少?」而她無力負擔房貸想賣掉兩人房子,竟也被婆婆怒嗆無情無義、「人走茶涼」。引發網友熱議:究竟配偶過世後,媳婦還有義務養公婆、供奉祖先牌位嗎?
閱讀更多
2025-03-10
胡咪
婚姻是一場需要不斷磨合的長跑,而婚前的共識是這段旅程中最穩固的基石。透過六個話題的深入探討,一定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彼此,避免在婚後因為價值觀差異過大而產生不必要的摩擦。
閱讀更多
2025-03-07
郭美懿
晚年遇真愛再婚,看似童話故事卻未必有幸福結局!律師蘇家宏日前在臉書分享案例,表示有位熟齡婦人再婚後與夫共築愛巢,本以為能安穩住到百年,沒想到丈夫一離世就被繼子告上法院,最後不但得搬家,還要每月支付數萬元「不當得利」給繼子。蘇家宏感嘆,「幸福需要法律來守護」,如果這位先生能在生前預立遺囑或將房子設定信託,就能保障太太擁有居住權,避免悲劇發生。
閱讀更多
2025-02-27
蘇家宏 律師
編按:在面對遺產規劃時,許多頂客族夫妻都希望將財產留給對方,並避免打拚大半輩子的財產被彼此無深厚感情的 兄弟 姊妹繼承。然而,當夫妻雙方都不在後,遺產可能最終流向不想要的人,甚至可能「充公」。恩典法律事務所遺產規劃律師蘇家宏教你如何透過法律手段、遺囑及信託等方式,打破繼承規則將遺產留給真正想要的人,以及解析若 兄弟 姊妹被收養、改姓等是否影響繼承權,幫助民眾更有智慧地進行遺產規劃。
閱讀更多
2025-02-19
學老誌/施冰冰
高齡者為子孫規畫財富時,如何讓資產成為家族的祝福,都需要提早規畫,臺北大學高齡中心特別邀請富邦人壽富璇通訊處經理顏吉邦,分享跨世代的稅務傳承,說明高齡者面對晚年資產分配時,如何保障資產,也能順利傳承子孫。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