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數位內容部整理
你的甲狀腺,常常在鬧脾氣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除了甲狀腺惡性腫瘤必須立即切除外,其餘的甲狀腺異常,就像是個不聽話的小孩,無論是甲狀腺亢進或甲狀腺低下,還是只是單純的甲狀腺結節或囊腫,從中醫角度來看,這都是內分泌與免疫調節出了問題。
閱讀更多
2025-03-04
郭美懿
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是眾所皆知的健康食物,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吃,特別是當你的身體正處於某些疾病狀態下,吃錯可能會加重不適!中醫師林舜穀指出,慢性胃炎患者因胃黏膜受損、胃酸分泌異常等問題,硬吃全穀、高纖蔬果恐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反而讓身體更不健康。
閱讀更多
2025-02-17
郭美懿
現代人工作忙碌、壓力大,加上飲食與生活習慣不佳,容易罹患「腸躁症」,導致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症狀交互出現,不過便秘不只是腸躁症表現,也可能是罹患「腸漏症」而不自知,日久恐引發急性過敏、食物不耐反應,甚至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潰瘍性大腸炎等自體免疫疾病。
閱讀更多
2025-01-29
郭美懿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閱讀更多
2025-01-14
郭美懿
梨形身材是亞洲女性最常見的體態之一,特徵是纖腰豐臀,下半身比上半身豐滿許多,不過若是進入更年期後,仍維持「梨形身材」,當心是肝臟的求救訊號!一名55歲、停經3年的患者,因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日益明顯而就診,醫師為她進行女性荷爾蒙與雌激素代謝功能檢測,結果顯示肝臟雌激素代謝功能異常。原來這名患者的女性荷爾蒙雖因停經衰退,但脂肪肝損害肝臟雌激素代謝能力,導致下半身脂肪堆積。
閱讀更多
2024-08-09
NOW健康
現代人上班久盯電腦,下班後繼續滑手機、追劇,眼睛過度使用、淚液蒸發速度快,導致乾眼症呈現年輕化趨勢。乾眼症初期,眼睛容易疲勞、酸澀,慢慢會發炎、乾澀,因為淚液不足,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甚至流眼淚,如果乾眼情況嚴重,眼睛因為劇烈疼痛甚至無法睜開,嚴重影響生活。眼科醫師指出,眼睛保健應從平日做起,尤其免疫疾病患者若嚴重乾眼症,甚至角膜變成不透明,視力恐無法挽回。
閱讀更多
2024-07-11
學老誌/曹賜斌 曹賜斌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抗老化醫學愈來愈熱門,它涵括抗老化生活及抗老化醫療兩大項,前者包括抗老化的餐食、運動、睡眠、營養品補充及壓力解除等,後者包括補充賀爾蒙、排除重金屬、生化檢驗與體適能檢測、客製化抗老化醫療規劃與處方及基因改造等。個人除了受整形外科醫學的專業醫師訓練,同時也是美國抗老化醫學會(A4M)會員,因此,對抗老化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與實踐。提到抗老化的實踐,雖說醫療是重點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抗老化實踐。
閱讀更多
2024-07-09
國泰綜合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蔡翔霖
腸躁症(大腸激躁症)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它的特徵是腹痛、腹脹、腹瀉、便秘,或這些症狀的交替出現。腸躁症並不會導致腸道損傷或嚴重的健康問題,但它可能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腸躁症常出現在50歲以下青壯年族群,女性又比男性更為常見,確切的成因目前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本文將介紹腸躁症的主要症狀、可能的成因、診斷方式以及有效的治療策略。
閱讀更多
2024-02-02
郭美懿
農曆春節到來,面對一桌豐盛年菜,讓人又期待又怕受傷害,就怕大快朵頤之後體重失控、血糖狂飆。尤其常見年菜多半高油、高脂,如佛跳牆一盅熱量2300大卡、8顆紅燒獅子頭1900大卡、一份蹄膀筍絲1870大卡、一口烏魚子40大卡,常不知不覺就吃進過多熱量。對此,營養師提出6大技巧,幫你在開心聚餐之餘,兼顧熱量控制與營養均衡。
閱讀更多
2024-01-12
郭美懿
近來 高麗菜 盛產價跌,許多人趁機撿便宜,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指出, 高麗菜 屬十字花科蔬菜,可以保護心血管、預防骨質疏鬆、改善腸胃問題、調節血糖,而十字花科所含的蘿蔔硫素更可抑制癌細胞,降低食道癌、大腸癌、肝癌、肝癌等罹患機率。
閱讀更多
1/ 13
第 1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