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郭美懿整理
大腸直腸癌多年來高居國人10大癌症之一,近年更呈現年輕化趨勢,許多患者在50歲前即確診,醫界稱之為「早發型大腸癌」。一般而言,若出現血便、糞便帶黏液、排便習慣改變、腹部悶脹或疼痛、排便不順等情形,常被誤以為是痔瘡或腸躁症等腸胃問題,從而延誤診斷,錯失治療時機,因此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十分重要。
閱讀更多
2025-04-09
NOW健康
乳癌在台灣一直是女性罹癌率最高的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113年12月公布的資料,更是僅次於大腸癌發生率的癌症。雖然乳癌早期手術的5年存活率可以高達99%以上,但若病情進展至晚期,5年存活率將只剩下40%,若是三陰性乳癌的患者,存活率更可能低至10%。過往,多數病人在疾病進展至第4期時,接受過各線治療後,僅剩下傳統化學治療,效果有限。現在乳癌新藥2月納入健保給付,能有效提升乳癌HER2受體弱陽性晚期病患的治療成效。
閱讀更多
2025-04-09
郭美懿
不少女性在健康檢查時都會發現乳房長了「纖維腺瘤」、「囊腫」等良性腫瘤,認為沒有健康威脅,就忽略定期追蹤。但醫師表示,乳房纖維腺瘤約有0.002%~0.125%變成乳癌,而乳管內腫瘤轉變成惡性的機率更達16%,若發現良性腫瘤持續增生,就要注意其變化。而新式的「真空輔助連續乳房切片微創手術」,與3年前的傳統手術相比,傷口小約10倍,目前已成為乳房良性腫瘤的主流治療方式,更能精準揪出癌變病灶,減少誤診風險。
閱讀更多
2025-04-02
林維君
在喪親的哀傷適應歷程,仍活在現世的家人,思緒往往會在現在與過去之間擺盪,對照著現在的處境,懊惱過去少做了些什麼。在擺盪整合的過程中,常會有許多心情,甚至是自我懷疑:
閱讀更多
2025-03-31
照護線上
編按:根據衛福部資料,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每年都有超過10,000例新診斷的乳癌,換言之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不過,隨著醫學進步,乳癌的治療成效也不斷提升,讓許多患者可以獲得更好的預後與生活品質。由於乳癌可能在女性荷爾蒙的刺激下加速生長,因此,針對荷爾蒙受體的檢測與治療策略的制定,就顯得相當重要。
閱讀更多
2025-03-28
5168實價登錄比價王 米編
今周刊編按:許多夫妻考量貸款、稅務等問題,會將房產登記在其中一人名下,但為了預防房子被所有權人拿去轉賣或抵押借款,就可以透過「預告登記」的方式,由先生或太太當預告登記的請求權人,保護房子不會被任意移轉。同理,父母出資幫子女購置房地產,害怕子女私下轉賣或抵押房子敗壞家產,也可以適用。而如果擔心年邁父母被詐騙,子女也可以幫父母的不動產做「預告登記」,當父母名下房地產要 轉移 所有權或設定抵押時,都需經過請求權人同意。但專家卻示警,「預告登記」並非沒有破綻,如果哪天親子失和、夫妻吵架,你想賣房紓困?就得先要求對方塗銷登記,否則就要靠曠日廢時的訴訟過程來解決。建議與其玩法律危險遊戲,不如透過3招來解決。
閱讀更多
2025-03-28
謝宛婷
善終是一種歷程、心境、情緒、關係、靈性的平安。斷食只是縮短餘命的消極選擇,而不是善終的必備歷程。不斷食,當然也可以善終,而且比比皆是。
閱讀更多
2025-03-28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你有沒有失智?──從「說話方式」早就知道──可以在家測試一下就知道#小時候父母教我們說話#長大後我們看父母說話
閱讀更多
2025-03-19
戴逸群
國中時期,一次音樂才藝表演時,我雙手止不住地發抖,無法完成樂器的吹奏。那時的音樂老師嚇壞了,趕緊囑咐家長帶我去看醫生。經過檢查,原來我是罹患了甲狀腺亢進,導致表演時心跳加速,心悸發抖。服藥兩年後,我的甲狀腺指數回到正常,固定的超音波檢查和回診成為我的日常,這樣的平靜直到我三十三歲回診的那年。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