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4
毅冰
「冰哥,我感覺我運氣糟透了,總是一次次錯過機會。做外貿賺錢的時候,我去搞電商了;後來做電商開始賺錢了,我又回去做外貿了。二○○五年的時候家裡要給我 買房 ,我覺得還年輕不用著急;二○○八年的時候,我覺得房價已經開始下行,不如先拿手裡的錢做生意;二○一二年要結婚了,手裡的錢根本買不起像樣的純住宅,就買了住商公寓,入了坑。如今八年過去了,純住宅的房價漲了快三倍,我的公寓還沒動靜……」這是一位朋友給我的留言,字字誅心的血淚史。他覺得自己十分倒楣,連續錯過機會,從來沒選對過,每一次都是躊躇滿志,但最終總是踏空。如今他在職場快十五年了,依然一事無成,「三十而立」的口號早已變成了過去式,他對未來愈加迷茫。
閱讀更多
2021-12-24
郝旭烈
簡單來看看,從『理財』或者是『經濟』的角度而言,買車和叫車、租車會有什麼樣的差異?」接著,旭凱把大大的一張投影片放映在黑板旁的布幕上面,顯現的是兩個鮮明圖案,右邊是一張我們熟悉的小黃,也就是計程車,而左邊則是一台高檔的名牌轎車;然後在計程車的下面寫下一個數字「300 元」,在名牌轎車的下面也寫下了一個數字「300 萬元」。然後旭凱就問大家:「如果不考慮我們買車之後,還要花所謂的油錢、過路費、維修費、保險費、汽車燃料稅等額外的費用,假設就這一輛轎車,價格300 萬元,換算成我們每搭一次計程車,平均是300 元。那麼請問,這一輛轎車,可以讓我們搭幾次的計程車?」
閱讀更多
2021-12-21
毅冰
有個朋友問我:「如果只能給三個『後悔沒有早知道』的人生建議,你會給哪三個?原因又是什麼?」這是超級好的問題,值得深度思考。這篇文章就是我給他的答案。我整理成文字,希望給更多的讀者一些實實在在的內容,也希望大家可以用心思考和衡量自己的現狀。
閱讀更多
2021-12-15
傅恪恩
真的需要替孩子節稅布局,早早轉移名下財產嗎? 請容我開門見山地說:除非資產有5000萬元起跳的實力,否則對一般小康退休家庭來說,真的不太需要為了節稅,急呼呼地把資產提前移轉給兒女...
閱讀更多
2021-12-09
林依榕
「好想當演員、好想創業、好想做好多事,好想好想...」接著你告訴自己,等到存夠錢再開始比較安心一點,不過人生存在太多未知數,今天能做到的事,也許明天過後再也沒機會了。日本網紅Iku老師近日歷經家人重病後,語重心長的想告訴20歲、30歲的台灣年輕人,有些事情「真的要小心喔!」
閱讀更多
2021-12-03
武志紅
愛與分離,都是生命中兩個永恆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要懂得分離。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成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將他推出家門,推到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而他,也或許會找到一個伴侶,也會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長大後,他也會向父母學習,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寬廣的世界。愛,就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地傳遞,從我們的原生家庭傳遞到我們的新生家庭。
閱讀更多
2021-11-19
傅恪恩
起初玫雅對於 買房 的細節,其實沒有太大的想法,她想,「既然要結婚,這些小事好像就不需要太計較,而且現在不都是『夫妻財產共有』,最後要分,就是一人一半?」 只是這樣的天真,卻在一次閨蜜閒聊中被提醒,「人家不是說,只有婚後 買房 才算是共有?而且我聽同事說,為了有安全感,她和老公 買房 時是登記兩個人的名字,錢各出一半,房子也登記一人一半,誰也沒占誰便宜,最公平。」
閱讀更多
2021-11-18
江季芸
我還沒有生小孩前,偶然看到一位女明星在談話性節目裡忿恨不平的說,她同學在大學畢業後就 買房 子了,她很好奇問同學哪來的資金?原來她同學的媽媽把她從小到大的壓歲錢都存起來,大學畢業後就把這些錢拿來當作購屋頭期款,剩下的部分就讓同學用工作的薪水自己繳房貸。
閱讀更多
2021-11-15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
近期不少人都遇到電費暴增問題,一名《好房網》讀者就提到今年剛買北台灣渡假型電梯別墅,只有週末住2天,但最近一期(夏季)帳單竟高達4000元,讓屋主懷疑是不是設有電梯,所以很耗電?對此,機電專家給予初步評斷與建議。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