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郭美懿
據國健署最新資料,2022年「子宮體癌」發生人數已擠下胰臟癌,躍升為國人前十大癌症第10名,其中「子宮內膜癌」佔逾9成,不僅發病率上升近3倍,病例數也激增10倍,是排名攀升最快的癌症。醫師提醒,女性愛用的營養品如膠原蛋白、胎盤素等,部分可能因含有雌激素或是會刺激雌激素的成分,容易導致荷爾蒙過剩,進而造成內膜病變,甚至增加罹癌風險,須審慎留意成份來源。
閱讀更多
2025-03-13
蔡佳伶整理
50歲的程小姐一直以來都因健康的生活習慣而維持窈窕身形,自從進入 更年期 後,她發現自己平時容易感到疲倦,情緒也較為波動,睡眠品質向來不錯的她,偶爾也會因為不明原因失眠。最讓她驚訝的是,纖細的她體重逐漸上升,腹部脂肪更是悄悄堆積,身體不再是曾經熟悉的模樣。面對鏡中陌生的自己,她坦言,「明明生活作息都沒變,身體卻像被 更年期 挾持了,失去主導權。」
閱讀更多
2025-03-04
郭美懿
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是眾所皆知的健康食物,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吃,特別是當你的身體正處於某些疾病狀態下,吃錯可能會加重不適!中醫師林舜穀指出,慢性胃炎患者因胃黏膜受損、胃酸分泌異常等問題,硬吃全穀、高纖蔬果恐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反而讓身體更不健康。
閱讀更多
2025-02-27
NOW健康
冬天除了寒冷,乾燥也是一大挑戰!暖氣、除濕機雖然帶來溫暖舒適,卻也讓空氣變得乾燥,加劇乾眼症狀。此外,秋冬季節因東北季風會夾帶髒空氣引發過敏,眼睛容易發癢,若忍不住揉眼睛,更可能造成角膜破皮。建議民眾,冬天應更加留意眼睛的保濕,並減少接觸過敏原,才能保護靈魂之窗。
閱讀更多
2025-01-29
郭美懿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閱讀更多
2025-01-25
郭美懿
團圓飯桌上常出現一道「長年菜」,象徵長壽、吉祥,但過年吃長年菜不只應景討吉利,更蘊含古人的養生智慧!冬天進補是國人的飲食習慣,但天氣忽冷忽熱,最易上火,所以過年大魚大肉之際,可以多吃清熱降火的長年菜(芥菜),其他如白蘿蔔、菠菜、莧菜、紅鳳菜也都是涼性食物,在進補後或過年吃的特別豐盛時,可用來調和熱性。
閱讀更多
2025-01-14
郭美懿
梨形身材是亞洲女性最常見的體態之一,特徵是纖腰豐臀,下半身比上半身豐滿許多,不過若是進入 更年期 後,仍維持「梨形身材」,當心是肝臟的求救訊號!一名55歲、停經3年的患者,因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日益明顯而就診,醫師為她進行女性荷爾蒙與雌激素代謝功能檢測,結果顯示肝臟雌激素代謝功能異常。原來這名患者的女性荷爾蒙雖因停經衰退,但脂肪肝損害肝臟雌激素代謝能力,導致下半身脂肪堆積。
閱讀更多
2024-11-15
NOW健康
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與西式飲食習慣,加上缺乏運動,易導致肥胖並引發慢性發炎,增加慢性疾病風險。專家建議,肥胖與慢性發炎息息相關,減重困難者應從飲食與營養著手,尤其補充足夠的硒,有助改善代謝、抗發炎,並減少體脂與腰圍。
閱讀更多
2024-10-22
金熹暻
「老處女一詞消失了。」這是我在二○二二年七月瀏覽網路新聞時吸引到我的標題。新聞說以負面方式形容大齡不婚女性的「老處女」一詞在新聞標題中漸漸減少,現已不再使用。
閱讀更多
2024-10-14
郭美懿
「我生產完很多年了,運動、跑步、爬山時漏尿狀況越來越嚴重,要是遇上感冒咳嗽更是漏得厲害,請問該怎麼辦?」許多女性進入 更年期 之後,常出現「漏尿」的問題,據國民健康署2021年調查,40至59歲的已停經女性中,有8.3%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出現漏尿,間接影響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