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7
健康傳媒
陳先生退休後常與友人遊山玩水,但最近發現久坐起身,或長時間行走時,膝蓋容易痠軟無力,且膝蓋周邊時常疼痛;無獨有偶,劉女士也感到肩膀不適,原本不以為意,沒想到近來疼痛加劇,就連穿脫衣物都有困難,兩人透過治療搭配復健運動,疼痛症狀大幅改善。
閱讀更多
2018-09-26
林思宇
國外明星球員因運動傷害,接受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數月後又回到球場,免挨刀卻有如此神奇療效?儘管所費不貲,仍讓台灣中老年人趨之若鶩,興起PRP再生療法風潮,但到底哪些人打了才有效?
閱讀更多
2018-09-25
盧郁安
50歲的魏女士5年前發生意外,60%的體表面積遭到2-3度燒傷,在林口長庚燒傷中心經過數次清創與植皮後幸運存活下來。不過,臉部燒傷後魏女士雙側下眼瞼退縮、下眼白露出,不僅引發眼睛刺激、乾眼以及反射性溢淚等症狀,也讓旁人覺得她總是帶著悲傷的神情。
閱讀更多
2018-08-24
林芷揚
台灣體操好手「鞍馬王子」李智凱以流暢的湯瑪士迴旋,在2018亞運男子競技體操鞍馬項目,摘下我國參加亞運首面體操金牌,感動無數人,但在這完美落地的背後,卻有著賺人熱淚的奮鬥過程。
閱讀更多
2018-08-21
皇冠出版
那些堅持跑步的人,到底是為了什麼理由而堅持呢?翻閱日本知名作家兼跑者村上春樹的書《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其中一句話強而有力地掉落在我心上:「跑步不是鍛鍊體力,而是意志力的磨鍊。」這句話形容我的心境,再貼切也不過了。
閱讀更多
2018-07-20
盧郁安
現在是度假、遊玩及戶外活動旺季,游泳戲水、登山露營、球類競技,乃至於出國訪勝都讓人躍躍欲試,但在玩樂休閒時,一個不小心因為地面不平或踩空扭到腳實在很令人掃興。
閱讀更多
2018-07-06
大人的孩子氣
感情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能講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事,除非遇上對的人,這句話才能成立。但是弔詭的是,這個對的人,也可能有一天「不對」了。
閱讀更多
2018-07-05
呂苡榕
過去將扶養義務與血緣綁在一起的思惟,如今面臨考驗。當台灣的老年人口逐步上升已不可逆,再遇上少子化、青年貧窮等現況時,傳統上以「家庭或血緣」為主體的照顧體系,終將難以維繫。
閱讀更多
2018-06-21
陳亭均
在世界儀隊錦標賽奪得滿場喝采,蘇祈麟為撒手鐧取名「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名字「中二」,卻藏了10年裡笑中帶淚的辛勤付出。
閱讀更多
2018-05-04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身體是用來活動的,不動的話會越來越僵硬,發生的部位可能是在某些關節,也可能是全身性。當身體變得僵硬時,肌肉就無法像往常一樣收縮,而且較易疲累,關節表面也會承受額外的壓力。
閱讀更多
10/ 11
第 10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