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
胡肇芳 整理
台灣人消費力有多驚人?知名財經月刊《全球金融》(Global Finance)日前公布2024全球富有國家排名,台灣位居第14名,超車瑞典、德國、英國及日本、南韓,至於中國則排名第78名。前3名者,分別是盧森堡、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愛爾蘭。對此,有專家認為,和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物價低,還有健保醫療等優勢,也因此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閱讀更多
2024-05-08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
日前立委賴士葆在視察金管會打詐成效時說,有一位立委助理,從A銀行自己帳戶、匯款20萬元到B銀行,但這A、B兩家銀行戶頭都是該助理本人,卻被銀行問了半小時、最後竟然還要填表格,他質疑打詐錢沒追回來、反對正常資金流動造成擾民?
閱讀更多
2024-05-08
胡碩勻
通常有配偶者,遺產約 2,000萬以下(免稅額1,333萬+配偶扣除額553萬+喪葬費用扣除額138 萬=2,024萬)不用擔心遺產稅的問題。單身無子者則約 1,400 萬以下(免稅額1,333萬+喪葬費用扣除額138萬=1,471 萬),不用擔心遺產稅。
閱讀更多
2024-05-05
黃明惠 整理
你報稅了嗎?隨著納稅季來臨,民眾在扶養親屬實務上容易出現「重複申報」的案例。高雄 國稅局 提醒,家人之間若同時、輪流照顧扶養直系尊親屬,各納稅義務人可透過協議,由其中一人申報扶養親屬免稅額,除可調和納稅義務人最適稅負,又能避免紛爭。
閱讀更多
2024-03-20
朱家棟
經常有很多民眾與子女間的房地產移轉,都想透過子女來購買父母的房子以規避贈與稅;但子女通常沒有足夠資金可以支付給父母,於是就想出用借款給子女的名目,來讓子女有錢、有金流可以買自己的房子,但《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即明確規定跟父母借款而來的資金購買父母親的房子,即使有金流仍會 國稅局 視同贈與,而課徵贈與稅。
閱讀更多
2024-03-13
陳禾原, 詹祐維
張董膝下有二名子女,多年來苦心經營小型機械加工業,員工持續累積下已達到10人,頗具規模,每日忙進忙出雖然談不上大富大貴,但也累積不少財富,資產除了公司持股外,閒來無事就是到處購買不動產,現金部分,張董覺得公司不大,分離管帳麻煩,多半還是以個人帳戶作為主要收付支出,直接用個人財產支付公司的大小支出。張太太平日除協助張董管理帳戶外,與張董投資不動產不同,張太太則喜歡接觸各類金融商品,股票、基金、期權都有接觸,多年前也在朋友介紹下購買,為家人購買了不少人壽保險。然而,好景不常,張董突然在一場車禍中意外去世,公司員工知道後都人心惶惶,特別是公司會計,因為會計知道張董都由個人帳戶收支,非常擔憂公司購買原料、員工薪水要如何支付,立即就聯繫管帳的張太太討論,張太太則跟會計掛保證,張董存摺、印章都在她手裡,平常都是她在進出銀行收匯款項,需要時再先用張董名義,直接匯款或領出即可。然而,張太太持存摺印章到銀行取款的時候,行員發現張董已經過世,即立即提醒張太太如果用張董名義繼續領款,可能會觸犯刑法偽造文書罪,且偽造文書罪屬於非告訴乃論罪,即便沒有被害人,檢察官仍會主動調查起訴,建議還是要先去辦理遺產繼承,完稅後再來提領。張太太一聽覺得有道理,便去向 國稅局 申報遺產稅,但由於張董多年來到處購買不動產,在不動產多年漲價下,核定後的遺產稅竟然高達千萬元以上,張董現金存款根本無法支應,張太太手上的現金也不足,更不用說張董的公司更是需錢孔急。無奈之下,張太太希望申請以不動產去抵繳遺產稅,這時候換二名繼承的子女跳出來反對,因為 國稅局 核定能抵繳的不動產價值,是以公告現值核定,一筆土地雖經核定價值只有500萬元,但市價早已達1,200萬元以上,用來抵繳稅款顯然不划算,會損害到繼承權利,且二名子女並未想繼承張董公司,亦不願意先出資繳納遺產稅。這下換張太太急成熱鍋上的螞蟻,在張董存款無法動用下,現今根本不足以支付公司日常營運,眼看公司瞬間要土崩瓦解,萬幸這時張太太的保險業務員來電,在知悉張董過世後,立刻協助張太太清點幫張董投保的人壽保險,並申請理賠,在幾天後張太太順利拿到理賠金,這筆現金及時雨,成功幫公司回歸正常運作收支,也繳納了遺產稅,讓張太太能夠接續與子女慢慢商談遺產分配問題,躲過了一場大危機……
閱讀更多
2024-02-05
KURAMA
日本現在擁有金融資產的人和沒有金融資產的人漸趨兩極化,持有100萬日圓的人已算是少數。大多數人的習慣使他們難以存到錢,必須採取一些方法才能累積平均以上的存款。
閱讀更多
2023-12-14
黃碧芬
老張的六名子女在老張過世之後,討論遺產繼承事宜,其中老大張哲表示其經常在外流浪,甚少盡到孝道,所以願意放棄繼承權,財產由其餘兄弟姊妹繼承,但是 國稅局 仍然通知張哲要繳遺產稅,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閱讀更多
2023-10-30
李雪雯
一對70、80歲,在台北市擁有一、二、三樓透天厝的侯姓老夫婦。儘管坐擁高價不動產,但很遺憾的是,兩夫妻之前沒有存到多少退休金。所以,兩老現在每月,就是依賴老人年金,以及手中不多的現金老本,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3-10-27
胡肇芳 整理
80歲音樂人劉家昌2015年被前妻甄珍爆出,兩人早在兒子劉子千(現改名章立衡)1歲時就已離婚,婚姻僅維持9年,2018年更爆出爭產風波,事隔5年。劉家昌10/26在微博寫下逾2千字長文,怒批甄珍母子,對此章立衡首度在社群發聲,臉書貼出一張圖,上面寫著「我把牛牽來了你繼續吹」。劉家昌周五(10/27)也在臉書發文並貼出聲明書表示,「本人一生從事音樂工作,作品餘三千首,過去中國人不講究版權,近十年已有版稅了。所以在香港用章家甄和次子劉子千名字成立了創音工作室,授權創音工作室管理音樂版權。」劉家昌表示,「年前在媒體上看到劉子千改名為章立衡。既然不姓劉,不是劉家人,決不容許碰觸本人所有之版權。因此,本人終止授權創音工作室、章家甄及章立衡使用、管理、收取本人所有之版權收益。」「本人鄭重聲明,從今起任何公司或個人自創音工作室取得本人音樂之版權使用,未經我本人認可,皆屬違法必須立即停止。違者應負一切法律賠償責任,特此聲明。」對此,稍早甄珍在臉書回應,「兒子脫離了你的磨(應為魔)爪生活的很開心,非常幸福。 你不是忘了吧,當時兒子和唱片公司簽約並發展良好時,是你突然要主導兒子的音樂發展,兒子非常不願意,但為了我妥協後,你便得寸進尺,操控兒子,兒子稍有不從,你就威脅要斷掉兒子音樂路,還發文痛罵兒子畜生。 現在反過頭來假惺惺,你配做父親嗎?」甄珍表示,「至於我們兩個的關係,不想再說太多,當時就是因為你爛賭,我才和你離的婚,你明知道我們離婚了,還為了利益於2015年在香港訴訟離婚,後來發現行不通, 自己又主動撤回了訴訟,不知道你為什麼現在還要拿這些東西博眼球。」「劉家昌我告訴你,不要顛倒黑白是非,你有證據就去告我,不然就是誣陷。 你的所做所為遲早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法律的製裁(應為制裁)不會缺席!」
閱讀更多
2/ 11
第 2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