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蔡曉萱 整理
根據中央氣象署預報,今(11/26)日鋒面過境及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半部氣溫明顯下降,各地則越晚越冷。這波冷氣團最冷時段將出現在28至29日夜間至清晨,屆時低溫可能降至12度,民眾應做好保暖,慎防低溫與巨大溫差帶來心的血管疾病風險。
閱讀更多
2024-11-25
郭美懿整理
許多人把減肥當成一輩子的職志,但是過度關注卡路里攝取和體重數字時,反而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飢餓訊號和心理需求,甚至出現反彈性的暴食行為,讓身心受創。醫師強調,與其嚴格控管熱量攝取,不如重建健康飲食模式,民眾可透過「規律進食」、「糖分控制」、「細嚼慢嚥」及「覺察動機」四大撇步,走出暴食惡性循環,重拾健康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4-11-22
枡野俊明
編按:「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禪僧枡野俊明認為「凡事適度不過度」,每天改變一點點,就能培養幸福的體質。他希望透過新作《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幫助大家調整好日常生活,步上健康有活力的人生。學重視「適度」的概念,提醒人要不偏頗、不走極端。特別是身心不適的人,無論是飲食、工作、花錢、用手機等各方面,都要能從「不過度」的觀點,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只要能掌握適度的感覺,必定能減輕身心負擔。
閱讀更多
2024-11-21
蔡曉萱 整理
近日氣候明顯轉涼,日夜溫差大,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若血管內不健康的斑塊破裂,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或中風,增加猝死風險。台中一名45歲男性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等待門診時突然失去意識OHCA,經過5次電擊才恢復微弱心跳,並緊急裝上「葉克膜」維持生命跡象,醫師檢查發現他有一條冠狀動脈阻塞達99%,幸而搶在2小時內放置支架打通,現已恢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2024-11-19
李偉文
以前的人追求長壽,現代人重視活躍老化,因為健康的長壽才是真長壽,但是當我們可以健康地活著之餘,就不免會思考,如何活出讓自己覺得很值得,沒有遺憾的人生呢?
閱讀更多
2024-11-17
郭美懿整理
肥胖是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而調整飲食、規律運動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不過許多人都會質疑:為什麼已經吃得很少,還是瘦不下來?或許「個人的血型」是關鍵。國外研究顯示,如果針對不同血型去調整飲食、運動,能幫助減脂更順利,例如A型血的人不易消化脂肪含量高的肉類,可選擇植物性蛋白;至於O型血則對肉食的消化能力較好,可採高蛋白飲食,也要多攝取好油。
閱讀更多
2024-11-13
癌症希望基金會/呂宜螢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天特別的安定,內心沒有破很大的洞什麼的,只是想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很快就安排開刀。」明瑤說。「我完全沒有人家說的悲傷5階段,事情就這樣來了,不會覺得不能接受,反而開始去安慰我身邊的人。」人如其名一般的明亮開朗、清澈豁達,明瑤總是把事情安排得很好,即使是連自己也感到有些訝異的胃癌突然闖進生活,讓人生稍微轉了個彎,但至今她也從來沒有慌亂過。
閱讀更多
2024-11-11
郭美懿整理
很多人透過中醫調理體質,但對於所謂的「體質」卻一知半解,常以為疲憊、很累一定是「氣虛」,口乾舌燥就是「燥熱」。其實「體質」會受到先天遺傳的影響,同時也會因後天的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環境、甚至年齡等因素而改變。若是未經診斷就自行進補,恐怕適得其反,沒達到養生目的,反而傷身。
閱讀更多
2024-11-08
NOW健康
國人糖尿病問題相當普遍,且患者人數有逐年提升的趨勢。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 血糖 控制不佳,容易引起全身性併發症,其中視網膜病變更是不可忽視的健康問題,嚴重可能導致失明。
閱讀更多
2024-11-01
卓良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1/ 30
第 1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