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演藝圈公認「存款最多」的男人!51歲梁赫群2大理財秘招「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自從美國首席理財大師同時也是知名暢銷書作家大衛・巴哈(David Bach)提出廣為人知的「拿鐵因子」(Latte Factor)理論後,不少人將其奉為圭臬、趨之若鶩,作為個人投資或是理財的範本;不過,也出現部分聲音認為,身邊點點滴滴的小錢固然不容小覷,只是如果連喝杯咖啡的生活情趣都被剝奪了,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對此,現有理財專家指出,愈來愈多年輕人每到月底一毛不剩淪為「月光族」,主要肇因竟然與喝咖啡有直接的關係:「每天1杯30元以上的咖啡根本是明知故犯的消費且愚蠢至極……」,這句聽起來頗為嚴厲的指責,卻也真實反映出,在理財與消費兩者之間的如何拿捏分寸,著實讓人進退兩難也傷透腦筋。

 

以下記者整理先前在小花平台《聰明理財》專欄曾介紹多位財經達人、理財專家及超精省藝人,看他們可以傳授給你我哪些投資理財錦囊?

 

「樂活大叔」施昇輝靠穩轉18%股息揮別窮忙

 

近來活躍於國內各大媒體、有「樂活大叔」之稱的施昇輝,頂著台大商學系的高學歷光環,原本人生路上應該是順風順水的走過,卻未料當時正好碰上SARS風暴,受到整個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面臨被資遣開除的命運,頓時從人生勝利組變成「魯蛇」(loser,即失敗者)。

 

即便如此,施昇輝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在其所著的《年年18%,一生理財這樣做就對了》一書中揭露,他是如何在中年失業後,不僅沒有灰心喪志,反而憤發圖強,更靠著每年穩賺18%股息的投資絕招,來賺取一家7口的生活費,自此逆轉勝成為今天被人所熟知的「樂活大叔」。

 

該書將人生區分為5個階段,讓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對號入座」,可以提前了解自己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人生不同的理財課題;舉例來說,20至30歲時以工作為優先、30至40歲時需奠定理財基礎、40至50歲時該是用心投資的時候、50至60歲時就要輕鬆理財、到了超過60歲以上時則可以開心花錢了。

 

施昇輝並特別提醒年輕人,想要有錢並不難,個人資產配置主要鎖定保險、房地產及自己熟悉的投資工具,以保險為例,就是保障的一種、不可與投資工具相提並論,試問:出國前投保旅平險,雖然保費僅有少少的1,000元,即便因為空難死亡乘客的賠償金額則高達1,000萬元,你會想要賺這筆錢?

 

「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施昇輝強調,這就是保險的精神:「我寧願保費浪費掉,健健康康地不用理賠,這樣不是很好?」他並針對初入職場、手頭不甚寬裕的年輕人提出建議,以壽險、意外險及醫療險優先投保,最好也一併考量長照險,「愈年輕投保,保費愈便宜,加上現代人長壽,需要長期照顧的比例非常高,愈早規劃愈有利!」

 

夏韻芬:年輕人要存錢先增強自信心和行動力

 

國內資深媒體人也是知名理財專家的夏韻芬曾說過一句話,讓記者也陷入長考:「年輕人沒有存到20萬元,憑什麼買iPhone?」這句話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究竟是先享受再存錢還是先存錢再享受?夏韻芬認為,要一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靠著省吃儉用硬存人生第一桶金「確實也不是很容易……」,且一旦自認為很難達到目標後,許多人可能因此就「擺爛」而輕言放棄。

 

夏韻芬建議有心想要存錢的年輕人,先將存錢目標放低,初步訂在20、30萬元就好,等到真的存到了第一桶金後,再來進行完整的財務規劃,「讓年輕人保有最初想要存錢的『初心』,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個人存錢的自信心和行動力。」她並強調,iPhone不單只是手機,應該與LV、Gucci等國際精品等同視之的時尚品牌,年輕人眼前當務之急就是要「存錢」!

 

「除了跟風追隨潮流買iPhone外,像是去KTV唱歌,就不要再多花錢開瓶酒了。」夏韻芬進一步強調,日常生活中許許多多看似微不足道的花費,其實累積下來都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年輕人能否存得到錢,與其是不是能夠自我要求和自律有很大的關係,「就算你現在只有20K也不打緊,再努力工作變成30K、40K、50K……,等到K數愈來愈多,存下來的錢自然也就變多了。」

 

看「黑人」陳建州、梁赫群如何聰明理財、小錢滾大錢

 

看完財經達人、理財專家的實務經驗談後,以下另整理了幾位國內知名藝人獨樹一幟的理財小撇步:

 

「黑人」陳建州買保險理財:壽險+醫療險+儲蓄險

 

「黑人」陳建州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在他年僅16、17歲時因為空難離世,他由爺爺、奶奶帶大,回想當年父親離世後,家中經濟一度陷入窘困,就連幫父親辦理後事的錢都拿不出來,「幸好最後順利取得保險理賠金,才辦妥了爸爸的後事。」陳建州回憶說道,當時如果父親沒有保險,可能連基本的喪葬費都付不出,更遑論一家人要如何生活下去?直到現在,他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有了這層自小對金錢極度缺乏安全感的經驗後,陳建州充分體悟到保險之於人身保障的重要性,尤其是他早已做好了隨時可能「不紅」的心理準備,他將賺來的每一分錢都視為得來不易並謹慎地做好安排,除了銀行定存和投資不動產外,對於保險規劃有其個人一套獨特的見解,先做好最基本的壽險和醫療險保障,同時更砸下「重金」投保儲蓄險(據了解年繳保費近7位數)。

 

此外,兩個雙胞胎兒子未來的教育經費也統整在他的保險理財規劃裡,他以20年期的利變型儲蓄險「專款專用」提供雙胞胎兒子可以各自去完成夢想,「如果他們選擇出國留學,保險金的給付正好派上用場,我們也不需要再額外掏錢出來了。」

 

梁赫群「小氣財神」:一步一腳印穩穩地守住錢財

 

國內知名節目主持人梁赫群外表看似灑脫豪邁、慷慨大方,其實是極度節儉、能省則省,他最有名的一句座右銘是「能不花錢就不花錢!」據了解,在他手中已有的房地產、現金存款及還本型儲蓄險等,被公認為是台灣演藝圈存款最多的男藝人,也無怪乎他有真人版「小氣財神」之稱。

 

梁赫群的理財觀念趨於保守,與他從事演藝工作收入不固定有很大的關係,對於金錢有高度的「沒安全感」,讓他寧願一步一腳印,也不要一步登天「穩穩地守住錢財」!

 

被問及如何在有錢之後保值並增值?梁赫群以藝人轉投資為例,他表示,看過無數藝人轉投資經營副業,其中有不少人做得有聲有色,也賺進大把鈔票,但是他對此並不以為意,「因為我看過更多失敗的例子……」,他選擇了自己熟悉的投資理財工具像是房地產和還本型儲蓄險,「做生不如做熟」,就這樣一步一腳印、積少成多,慢慢累積成一筆可觀的資產。

 

本文由小花平台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