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年薪200萬還喊窮?他養一家6口有苦說不出…「真正富人絕不是用年收入衡量」

工程師年薪200萬還喊窮?他養一家6口有苦說不出…「真正富人絕不是用年收入衡量」

圖片僅示意,非當事人

「您好,我們夫妻都接近40歲了,有一個還不到2歲的寶寶,先生收入比較好,有160萬左右,我則是80萬,在中永和有買一間公寓,利率是1.31%。貸款還欠700萬。

有一台國產車,沒貸款,暫時不用給孝親費,每月保母費就是直接給母親1萬5,請她幫忙帶小孩,另外先生跟我存款大約都是100出頭萬,我們一直很保守,但這時候要投入股市還是先還房貸?」

「兩邊家人都沒辦法出錢幫忙,看到人家能買新房,或者買天龍國的房子,總是羨慕呀!我們都快40歲了,總覺得好像沒存到太多錢...」

 

昨天早上的讀者來信案例,似乎得到蠻大迴響,也許每個人多少都想知道一下同年齡層,或者通常某個人生階段,別人的財務狀況大概落在什麼情況,以及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當作自己的參考。大多數的留言都挺好的,也提出各種寶貴意見,或者就是謝謝一聲也溫暖不已。

 

不過有留言是這樣說的:「這根本無病呻吟,年收都已經N萬,有什麼好抱怨,投資理財就是OOXX....有什麼難?以下略」

 

專欄這邊的讀者大多是蠻理性,而且能固定閱讀、追蹤這麼龐大文字量的人,這麼多年下來一直對我們讀者群很有信心。其實說真的,20幾歲的人會覺得年收百萬可能很多,30幾歲的人會覺得年收200萬不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家庭成員的增加,加上每個人原生家庭的財務能力差距,投資理財還真的不是這麼容易的事。

 

不否認,也許有些讀者朋友問的問題很基礎,對已經是專業的人來說,這不難。但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應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而不是單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並口無遮攔的作出批評。

 

在很年輕的時候,或許我們也會做出這樣的事,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讓我們沉澱,讓我們成熟,就不再這麼以自我本位去做思考,因為一個年收200萬的半導體竹科工程師,的確很可能連股票基本財報都不會查,或者是連如何打敗通膨也不知道怎麼做,所以才需要寫個mail或FB訊息問問別人的意見。

 

這個工程師甚至還因為一人的薪水要養活一家6口人,而陷入生活窘迫的困境,重點是「還沒人會信,覺得一定是太奢侈過日子導致」,一家6口人的讀者這樣的案例多得很,怎會沒有。

 

生2個孩子,太太家管,顧小孩兼打理家務,另外年邁的父親雖然還算健康,不過行走已遲緩需人攙扶,母親則是已經要請外籍看護,老人痴呆症加上糖尿病需要時時刻刻提醒服藥,住在較為偏鄉的老家,沒有什麼積蓄,那這位40多歲年收200萬的竹科工程師或小主管也罷,很可能就過得不怎麼好,對吧!

 

其實用詞還太溫和,應該是苦不堪言比較恰當,高科技業的壓力也大,想著萬一過勞死走了,一家人又該怎麼過下去?

 

至於家庭年收達300萬的,往往就是太太也有在上班,40歲以上也出社會歷練有15年了,算是人生準備邁入高峰,2個孩子念私幼(公托抽不到)加2台車,再加一個有電梯的社區大樓,保險費也不可少,課後才藝費用也是一筆,另外,有這麼好的工作成就,家中要求個每月孝親費父母共2萬,總不為過吧?

 

是,貸款還欠1500萬,這是這2天才收到的來訊,還強調親友也有在看我們粉絲團,拜託要做點修改,要不然怕被認出來。

 

 

網友千百萬種,此時肯定又容易吵到下個戰場,就是「誰叫你要生,生了2個又愛叫」。

 

這些年收百萬,甚至200萬以上的上班族,應該也沒想到邁入中年過生活會過到如此克難,重點還「有苦說不出」。他們的財務投資觀念很可能是不及格的,很可能簡單聽了金融業務的幾句話,就亂買了許多不適合的理財商品,平常上班時間很長,屬於自己的休息時間也不多,財務決策往往比較衝動,而且無法判斷資訊的真假。

 

記住,真正的富人絕對不是用年收入去衡量的,是用總資產去計算的。已經遇到太多的案例,每月2萬多塊薪水的行政助理,其實只是不想聽家人的勸出國再進修磨練;還有家中3間房子收租穩定,每月大約有12萬租金收入,找一間證券公司待著,當證券業務員還可以看看客戶們都在玩什麼股票,真是樂趣無窮,上司給業績壓力就笑笑過日子,反正下個月初12萬繼續匯入帳戶。

 

這些人30年前本來就有,但是為數不多,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大印鈔,這股浪潮把他們的總資產又衝上一個新的高峰。年收入是討論重點嗎?肯定不是。

 

我們大多數家庭都是中產階級居多,假如有人批評著年收200萬的家庭,有什麼好問投資理財問題,這事情頗大條,因為這世界的轉變已經超乎想像,卻沒有發覺。

 

過去幾年回的信跟訊息應該也上千人,實際北中南走訪,也聽到各式各樣的人物故事,我很確定,不管年收50萬還是100萬,甚至200萬的家庭,都需要做好基礎的投資理財規劃,因為稍有不慎,就危險了。

 

中年失業要再找一份相同待遇的工作,並不簡單,而此時此刻孩子的成長不停歇,平常積蓄儲糧如果不夠多,那該怎麼辦?

 

儘可能站在每位讀者的角度去回答問題,也讓不懂投資理財的人,更了解到股票並非就是投資的全貌,家庭記帳、買車與否、自住房屋與置產的選擇、基本家人保險的具備、ETF定時定額的規劃、家庭月開支的正常範圍....等等,這些都困擾著許許多多的人,所以我們才更應該用體貼的心與態度來看待這一切才是。

 

#單用年收入去評估一個人財務程度是不準確的

#就像是2家公司不能只看淨利有幾億

#要把股本也衡量進去才能算出EPS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為居家宅爸,專職投資人。

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7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