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常見的整理技巧,大致上會分成兩個系統:
常見技巧1.進行「收納」
常見技巧2.「捨棄」物品
過去的主流收納方式,是集中在1.的「收納用品」和「收納方法」方面。最近的趨勢則轉變為2.的「捨棄」方式。不過,我的方法稍微有點不一樣。
我目睹過無數位拘泥於收納技巧、卻依然每天活在雜物堆裡的人。此外,對於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捨棄」物品實在太困難了。我的整頓方法論,是在進行這些常見的整理技巧—「收納」與「捨棄」—之前,先從「分類」物品開始著手。
老實說,其實就只是分成「現在會用到的物品」與「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而已,方法就這麼簡單。只要做好這件事,你就會驚訝地發現,原來家裡累積了這麼多從來沒用過的東西;眼不見為淨的收納假象之下,其實囤積著一堆多餘的雜物。
「熟前整理」 四步驟
在此,我將說明我的方法論—「分類」整理。
有些人一想到「捨棄」就會猶豫不決,但只要當作是在「分類」的話,難度就會下降。
順序如下:
步驟1:把所有東西都拿出來
首先,請預先準備好步驟l會使用到的紙箱。
一開始的任務是決定好一個整理的場所,並把櫃子、抽屜等收納空間中的物品全部取出。此時請注意不要取出太多,最好是當天就能處理完的範圍。
若想整理衣櫥的話,就把衣櫥裡所有東西都拿出來。這樣一來,你就會知道自己究竟擁有多少衣服了。光看這些數量就足以讓你嚇一跳,從而產生動手整理的念頭。
步驟2:分成「現在會用到的物品」與「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
將所有物品取出之後,再把它們分成「現在會用到的物品」與「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判斷標準是「使用頻率」(請參考下一頁圖表)。
【現在會用到的物品】
即為「一年內會使用到的物品」。若用職業棒球來比喻的話,可分成三類:「先發」、「候補」以及「二軍」。
【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
即為「一年內不會使用到的物品」。若用職業棒球來比喻的話,就是所謂的「戰力外」。(編按:「戰力外」是日本職棒的專用術語,意指被球隊排除於未來戰力規劃之外的選手。)此外,超過一年沒用到的物品也會被歸類為「戰力外」;難以判斷的物品,也一樣屬於「戰力外」。這樣一來,就可以毫不猶豫地機械式進行分類。
步驟3:將「現在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放進紙箱
將「現在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放進紙箱密封,寫上物品名稱與封箱日期。接著,把這些紙箱移到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地方。由於紙箱中全是「現在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就算封了箱又堆起來,也不會造成不便。
只有「現在會用到的物品」才可以放回衣櫥中。平時常用的「先發」,最好放置於收納空間中的「黃金區」(方便拿取、放置的高度,請參考下一頁的圖)。「黃金區」是指站直狀態下,位於腰部到肩膀高度的區域。以衣櫥來說明的話,即為開啟櫃門後的正前方。若是五斗櫃、書架、碗櫥的話,則是不用彎腰或踮腳就可以取出的高度。
「候補」則放在先發物品的旁邊(上下或內側)。
「二軍」會放置於需要踮腳或彎腰才能取出的地方。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提升使用上的方便度,也能改善使用後隨手亂放的壞習慣。
根據使用頻率來決定擺放位置
「先發」會放在容易取用的「黃金區」
所謂「黃金區」,即是容易拿取、放置的地方。這個區域可以優先收納常用的物品(先發)。碗櫥、衣櫥也是同樣的收納方式。
步驟4:一年後重新檢視「現在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就此放手
有趣的是,若在一年後打開放有「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的紙箱,並且重新檢視的話,通常就會覺得「這一生大概都不會再用到了吧」。
一年來,即使完全沒動用這些物品,生活依然不受影響。就算把這些東西扔了也無所謂。
這種情況下,不妨就此直接丟棄,或是請相關業者幫忙處理。
1.把東西全部拿出來
首先決定好進行整理的場所,將收納空間中的物品全部取出。各位可以從平時就很在意的地方開始著手,例如衣櫥、鞋櫃等。一旦親眼看到這些龐大的數量以及長久被遺忘的物品,相信就能產生整理的念頭。
2.分成「現在會用到的物品」與「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兩類
全部取出之後,分成兩類。「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的判斷標準是未來一年內是否可能會使用到。
3.把「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放進紙箱
把這些物品放進紙箱,密封起來,並寫上箱子裡的物品名稱與整理日期。接著把紙箱移到家中不會影響生活的地方。
4.一年後脫手「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
若這一年來都沒有開封使用的話,表示它們就是你不會想再使用、穿戴的東西,可以就此爽快丟棄,或是請清潔人員協助處理。
(本文摘自《熟前練習:開啟人生下半場的整理術》,今周刊出版,古堅純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