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內在很深很深的地方早就知道,和她之間有一道解決不了的深淵,但我故意閉著眼睛跳過這個問題,當作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問題似的。
首先想在這裡跟大家說的是,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愛我的母親。
這個在最深最深的心底一直有著的情感,是改變不了的。
在衷心愛著她的前提下,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和母親之間的一些問題。
我從小挺害怕我的母親。
她是非常有能力、很能幹活、很努力的人。
她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女士,所以在她的面前,我不敢給她看任何不好的成績單,尤其是不敢讓她知道我工作上的任何表現,因為我知道她八成會批評我,聽到她說的批評,我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感覺被否定,所以我越來越不想跟她分享我所做的工作了。
我和我母親最不一樣的,就是她比我還一板一眼,是一旦說好了就要徹底做到好的那種個性。
其實我以前的個性也比較像她這樣死板,一旦說出口,就要自己承擔,把目標都定得很高,然後一定要達到那個目標為止,所以心裡的壓力是挺大的。
設定這些目標,一方面當然是為自己,但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想得到母親給我的肯定,也想看到她高興的樣子,但感覺反而比較像是為她在一直努力。
但是人啊,換到一個新環境時,自己的個性也會跟著環境而改變的。
我從出生到二十五歲時決定要離開日本,跨海重新打拼自己的事業之前,從來沒有離開過東京的老家,一直都跟父母一起過著穩定的生活。
雖然那段時間裡也已經和母親之間發生過意見不合的衝突,但是畢竟還是要在同一個屋頂下生活,總不能一直處在一個不舒服的環境裡,所以那時我只能對她「投降」,最後還是聽我母親的話,我也自然地習慣了和她之間這樣的溝通方式。
後來,來到台灣,以前一直被保護得非常好的我就要開始一個人生活了,也不能把日本式的思維套用在這個華語地區上,所以我也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真的只能靠自己的判斷去選擇接下來要走的路。
所以從那時候起,我的思維方式也跟著新的環境而有了改變。
生活在華語地區,能不能做到「臨時反應」真的很重要,不能以日本式的一板一眼的思維方式去判斷事情。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以前和我母親一樣的那種非常「硬」的個性也逐漸改變,每次回到日本和母親見面,我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我們兩個人之間個性上的差異。
來到台灣後,我原本打算,如果三十歲之前在華語圈沒有什麼工作上的好成績,就要回日本。
雖然我有跟母親說過這個想法,但是誰能想到,來到台灣的兩年後,因為《海角七號》的演出而突然忙起來……
後來真的很幸運,在台灣一直都有工作機會,我也習慣了在這裡生活,在這麼順利的情況下,原本想要回日本的打算也慢慢消失,但我母親一直認為我到三十歲的時候就會回到日本……
我死板的個性隨著新環境變了,但一直在日本過著原有生活的我母親,當然無法變成像我一樣比較隨意的個性。
這幾年裡,曾有過特別不想回日本見我母親的時候。
因為一見到她,她就開始對我碎碎念:
「妳什麼時候回來啊?」
「我以為妳過三十歲就會回日本。」
「已經在外面十多年了,差不多該回日本了吧?」……等等。
每次聽到母親說這些話,我的胃就開始痛(我是一緊張,胃就會開始痛的人),心裡想:妳也知道我在海外的生活狀況,為什麼還想讓我硬要回到日本?我當然不敢把這些心裡話說出口,因為一說出口,我母親一定會受到很大的打擊,而且我們一定會開始口角……
所以有好長的一段時間裡,我都把這些心裡話吞進自己的肚子裡面。
正常的話,把這種心思一直吞下去,一定會有爆炸的時候吧?我也是正常人,所以脾氣再怎麼好,還是會有忍不住的極限。
已經快忍不住時的某一天晚上,我和自己剛來台灣時開始交往的非常好的台灣朋友聊天,對她訴苦和我母親之間的這些事。
這時她推薦我新井一二三女士寫的一本書,叫做《媽媽其實是皇后的毒蘋果?》她也簡單說明書裡面的內容。
我這時才知道,原來很多作為女兒的人,和母親之間有很多不容易解開的心結,尤其新井女士和她母親之間的這個心結,比我和我母親的心結還嚴重……
我很少跟朋友間分享這些家裡的負面事情,所以自以為我和母親的關係很特別,但結果不是,其實身邊的好幾個朋友也有著和她們母親之間的解不開的心結……原來大家都有的啊!
後來我繼續看了一些關於母親和女兒關係的書籍,讓我發現家裡這兩個不同女性角色的關係還挺特別,有些母親想把自己沒有辦法實現的夢想或期待託付給女兒去實現,或者有些母親因為自己做的人生選擇感到後悔,而不想讓自己的女兒也跟她一樣感到後悔,所以會阻止女兒做的選擇等等……
雖然我還沒有當過母親,所以坦白說,很難體會母親因為女兒而產生的這些擔心,但是對作為女兒的我而言,我們是母女關係沒錯,只是角色不同。母親所感到的擔心、後悔、期待等等的個人情緒不應該套在女兒身上吧?
而且因為時代的變化,當年母親生活過的社會背景也都不一樣了,所以我覺得真的不能以自己的價值觀來衡量女兒的人生,作為女兒的我們也不能以現代的價值觀去說服母親。
後來有幾次,我試著跟母親溝通看看自己的想法,但是當我面對她,要對她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我總是緊張到一直結巴,每次都沒有辦法好好表達。
後來我改用寫信的方式去對她訴說我的想法。
她能不能接受我的想法,我就不知道了,但至少我讓她知道了我內心真正的聲音,我也沒有強求她去改變她的想法,只是希望她能夠尊重我內心的想法,因為我覺得最良好的溝通目的就是要「理解對方、尊重對方」,而不是「改變對方的想法」。
我給母親寫完這信封後,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
我們兩個之間有什麼改變嗎?
我覺得還好,哈哈。
我每次回日本,她依然問我:「妳什麼時候回來日本啊?」
然後我每次聽到她這樣問,心裡還是一樣無奈:又來了……
但現在和以前不一樣的是,我的心裡沒有那麼緊張了。
我母親也是人,一個女性,她也是第一次當了我這個女兒的媽媽。
當我站在母親的角度,去思考她的過去和經歷的時候,我也稍微了解了她內心很多挫折和悲傷的部分,尤其像我母親這種看起來比較厲害的人,內心往往反而是比別人更脆弱的。
從前以為解不開的這個心結,現在好像變得比較鬆開了,但還是沒有完全解開,這個心結也許就是母女之間的臍帶吧?
我們這一生,之間牽著這個複雜的心結,度過可能就這麼一次的母女關係……
嗯,這也好。
因為不管怎麼樣,母女之間最深最深的心底,一直流動著的,就是無價的愛。
(本文摘自《四十,仍懂愛【簽名版】:因為勇氣,因為家鄉,因為愛情,更因為,自己。》,水靈文創出版,田中千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