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

人到最後,終究是一個人!「孤獨離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想要的方式告別

一提到單身一族的晚年生活,馬上就會聯想到「孤獨死」這個字眼。我也曾提及,世上似乎將死亡分為「正確的死法」和「不正確的死法」,而且孤獨死正是一般人眼中「不正確的死法」。

有誰能夠「自然死亡」?

 

日本醫療社會學家美馬達哉先生認為,「自然死亡」就是能作為社會規範的「理想的死亡方式」,也就是「非放任不管的自然死亡」的意思。

 

若由此標準看來,「放任肉身自然死亡的『孤獨死』就絕對稱不上是自然死亡」。

 

那麼「能作為社會規範的自然死亡」,究竟是什麼樣的死亡方式呢?依美馬先生所言,應包括五項條件:

 

1.本人自覺大限將至。

 

2.本人和家人都對死亡已有心理準備。

 

3.經濟方面和法理方面都已準備妥當。

 

4.已完成工作等社會責任。

 

5.周遭的人都已做好心理準備。

 

喔?這樣就稱得上是「自然」嗎?究竟有多少人能完全符合這五項條件,達到「自然死亡」的理想方式呢?

 

「所謂的自然死亡,有別於一個人獨自面對死亡的孤獨死,而是在家人的『見證』下,嚥下最後一口氣。」既然如此,與其說是「自然死亡」,還不如稱為「社會性死亡」比較恰當。

 

死亡是獨自承受的經驗

 

我在照顧臥病在床,不久於人世的父親時,腦海裡突然浮現了一種想法:

 

「雖然看到父親這麼痛苦,心裡難過不已,但要面對死亡的人是父親,不是我,所以我還是沒辦法瞭解面對死亡的孤獨與恐懼。」

 

人人都得面對死亡的到來,這仍是種獨自承受、別人無法分擔的經驗。

 

這麼說來,方才所列舉的「自然死亡」條件,就不是為了大限將至的人而定,而是依照「社會性死亡」的字面意義所定的條件吧。也就是說,這個國家認為在家人看顧下往生,才是社會所認同的「自然死亡」。

 

所謂超高齡社會,是指年長者比其他家人都更長壽的社會,而且以子孫圍繞、在家人看顧下嚥氣的條件來看,這不見得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死亡方式。

 

若說這種死亡方式才是「自然死亡」、「理想的死亡方式」,那並非「自然死亡」的人,不就得飽受不必要的恐懼和痛苦?而家屬也會背負著「沒能見到最後一面」、「竟然讓他孤伶伶死去」等難以言喻的罪惡感。

 

「孤獨死」的緊箍咒

 

屬於中年單身者的百合子,上有高堂老母,下有年幼女兒。她和因為中風而半身不遂的母親同住,還請了看護照顧母親。

 

某天週末,百合子因為突如其來的工作而外出加班,回家後卻赫然發現母親已經往生。她抱著母親還微溫的遺體痛哭,對於自己沒有將工作留待隔天處理,卻讓母親孤單往生一事,自責不已。

 

她認為讓母親孤伶伶地面對死亡,是為人子女最大的不孝,但也許死去的母親並不介意當時有誰陪在身旁。

 

因為面對死亡是一種孤獨的行為,沒有人可以分擔、替代。

 

雖然我自己尚未經歷過這種事,無法全然瞭解,但步入死亡的瞬間,是否有人陪在身邊,真的那麼重要嗎?

 

「見最後一面」其實是活著的家人們的堅持,因此,「陪在身邊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並不是為了大限將至的人,而是為了活下來的人。

 

正因為無法預料住在一起、睡在一起時,外出或是一不注意時,會發生什麼事,因此才要隨時都做好心理準備。

 

喜美子雖然必須照顧長年臥病在床的婆婆,但她偶爾也會和朋友出遊、逛街。「我已經盡心盡力了,所以就算哪天突然發生什麼事,也不會感到遺憾。」她很豁達地說道。

 

也許有人會說媳婦畢竟比不上親生女兒,但像喜美子的女兒遠嫁他鄉,她很明白自己要是有個萬一,女兒很可能沒辦法趕回來見自己最後一面。

 

因此,關鍵並不在於自己想以什麼方式離開人世,而是活著的人堅持以什麼方式送親友最後一程。

 

單身者就沒有這麼多顧慮,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選擇自己想要的告別方式。當然,一定也有像我這種「堅持不成家的人」,想必這些人一定沒有陪自己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的親人。

 

若是住在醫院或養老院等機構,接受醫療和專業照護人員的照護,臨終前只需向辛苦的醫護人員道謝,也就無須面對和親友死別的情景。

 

單身者究竟該如何化解「孤獨死」的緊箍咒呢?

 

學習面對孤獨才能避免「孤獨死」

 

根據吉田太一先生的著作《遺物整理商的二三事》所述,意外孤獨死多集中於「五十五歲至六十五歲左右」的中年人,所謂「獨居老人孤獨死」的案例,其實「年紀都不大」,而且以男性居多。

 

孤僻導致孤獨死

 

吉田先生處理過的孤獨死案例,以死後數週到數個月才被發現者居多,不但屍體腐爛發臭,還爬滿了蛆。光是讀到這裡,就彷彿聞到刺鼻臭味般,令人渾身不舒服,但吉田先生那充滿大愛的文章卻救贖了我們的心靈。

 

一個人可以獨自面對死亡,但身後事就無法自行處理。孤獨死不但淒涼孤寂,也等於傳達了終究還是要麻煩別人的事實。

 

也許很多人讀到這類書便心生畏懼,其實看了吉田先生的著作便能清楚瞭解,這些必須拜託遺物整理商處理後事的孤獨死往生者,往往在世時便處於異常孤獨狀態(正確來說應該是孤僻吧)。

 

根據吉田先生的研究,這類人多是因為失業、離職、閉門不出、離婚、與家人不睦等因素,才過著孤僻生活,而且往往早已陷入不願向任何人求助的窘境,並以男性居多。

 

吉田先生十分憂心「高齡者孤獨死」的問題,但更需關心的其實是「高齡者過著孤立生活」的隱憂。生活孤僻者就必須面對孤獨死,因為生活方式與死亡方式是密切相關的,一個人不可能突然就以孤獨死的方式面對死亡。

 

吉田先生的著作中曾提到一位身居豪宅的老婦人,往生一年半載後遺體才被發現,背後原因就在於老婦人與親友長期斷絕往來。

 

令吉田先生詫異的是,老婦人既然那麼有錢,為何不尋求他人協助呢?就算與親戚關係再疏遠,難道連個朋友都沒有嗎?他的腦中浮現了種種疑問。

 

放心,準備好迎接單身晚年生活的妳(你),肯定和所謂的「孤獨死」無緣。也許在讀了吉田先生的著作後,反而讓人更放心、更確信自己不會遇到這種事。

 

三不五時,多管閒事

 

單身者之所以會面臨「孤獨死」,就是因為瀕死之際沒有家人陪在身邊,只要明白這點,便能克服問題。與友人建立安全互助網也是單身者的生活條件之一。相反地,要是沒有這道安全互助網,便無法安心過著單身生活。

 

只要讀過吉田先生的著作,便會瞭解往生後過一段時間才被發現的遺體,「處理」起來有多麼麻煩。而單身者必須清楚認知:對活著的人而言,不單是遺體,處理遺物也不是件簡單的任務。

 

若是和家人同住,往生後馬上就會被發現,因此獨居老人若能和鄰居建立互助關係,接受定期巡訪照護,便不會發生沒人知道自己早已過世的情形。如果有平常保持聯絡的朋友,也能立刻察覺任何不對勁。

 

我所參加的退休人士安全互助網,是一種能寄放彼此家中鑰匙的信賴關係。

 

有位高齡男性獨居者便是此互助網的受惠者,友人打了好幾次電話到他家都沒人接,擔心患有心臟病的他該不會舊疾發作昏倒在家裡,於是有他家鑰匙的人趕緊過去察看,才順利救回一命。

 

像這種「三不五時,多管閒事」的互助網絡,也是單身者晚年生活的一種保障。

 

法醫口中的「理想死亡」

 

難道沒有什麼方法能化解「孤獨死」給人的負面印象嗎?

 

因為一個人生活,獨自面對死亡也成為理所當然之事。始終過著獨居生活的人,卻只有在瀕死之際,被一群平常根本沒有往來的親友圍繞著,不是很奇怪嗎?

 

通常遺物整理商在遺體處理完畢後,便會開始進行遺物整理工作,只是並非每件案子都能如此順利。

 

例如,孤獨死的遺體有時為了查明死因,必須進行解剖;而且依法規定,遺體必須取得醫師所開的死亡證明書才能進行火化,只要不是經過醫療程序而死亡的遺體,都必須經過法醫勘驗。

 

任職於東京都法醫醫院的小島原將直先生,曾有感而發地發表以「孤獨死」為題的演講,內容刊載於東京都法醫醫院的網站上(www.fukushihoken.metro.tokyo.jp/kansatsu)。

 

附帶一提,依據該網站所刊載的資料顯示,二○○五年東京都二十三區的勘驗件數「總計一一九七四具屍體,其中經解剖的有二七○二具,一天平均勘驗件數為三十二‧八具,其中經解剖的有七‧四具」,案件數約占二十三區所有死亡人數的一八%,「意即每五、六名死者中,就有一人因不明病因或意外事故等而往生,必須由法醫進行勘驗」,比例之高,讓我有些詫異。

 

或許哪一天我也得勞煩他們吧。

 

「就算經歷過至親或友人往生的斷腸之痛,也絕對無法體會往生者的心情,因為自己尚未死亡。」小島原先生以這番話作為演講的開場白,見解真是精闢。

 

曾經處理過許多「孤獨死」案例的小島原先生表示:「獨居的原因純屬私人問題,不應該以此揣測別人生前是否過得很孤獨。」就他的經驗來看,這些案例幾乎與「孤獨」毫無關係。

 

他還引用了尼采的名言:「遭到拋棄、不被人理睬和孤獨是不一樣的。」

 

或許孤獨死也是一種死者自認為最理想的死亡方式。

 

「正因為不知道死神何時降臨,人們才要學習面對。為了不讓自己勉強活在格格不入的團體生活中,平常就得學習認真面對孤獨,重視生命。」他在演講尾聲如此總結。

 

形單影隻和無法求得獨身清靜生活,究竟哪一種情形比較痛苦?其實一個人的壓力與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若始終都是獨自生活,心裡反而比較平靜。

 

人是為了生存而死亡

 

小島原先生所提出的「孤獨死」相關案例報告,都不是關於「死亡方式」的案例,而是「生存方式」的案例,因為人正是為了生存而死亡。

 

在東京都法醫醫院網站上,他對高齡者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1.人活著就是為了等待死亡。獨居者一定要做好萬一哪天發生什麼事,能及早被發現的萬全準備。

 

2.在眾人的陪伴下面對死亡,不見得幸福,死是一種必須獨自經歷的過程。

 

3.無須恐懼孤獨。人生閱歷豐富的老人家較看得開,只要決定為自己而活,就不必太在意世俗的眼光。

 

4.無須恐懼世人所說的「孤獨死」,死亡其實一點也不痛苦、也不孤獨。

 

5.切勿一味迷信健康療法。

 

什麼嘛!這些事我也做得到啊。不過,我倒是對最後一項「切勿一味迷信健康療法」頗感興趣。我也有那種致力推廣吃玄米餐的朋友,只是不管怎麼做,人總有一天必須面對死亡,我個人便十分認同「死亡總是令人措手不及」的生死觀。

 

告訴我法醫醫院網站上刊載「孤獨死」議題資料的,是一位和我同世代、也同為單身者的新聞記者。這次的演講內容十分精闢,只刊載於網站實在有點可惜。

 

演講的開頭引用尼采的德文諷刺詩:「這是一場針對萬人的演講,也是一場不針對任何人的演講。」此外,還有幾句尼采虛無主義風格的演講詞:「明白的人就會明白,不明白的人,說什麼也不會明白。」聽來令人陶醉不已。

 

然而,大多數日本人的家庭關係都很密切,才會將理應歸類為「社會性死亡」,也就是在家人陪伴下迎向死亡的方式,規範為「自然死亡」,並極度排斥「孤獨死」。

 

 

處理過許多孤獨死案例的小島原先生,給世人的首要衷心建議就是,無須害怕獨自面對死亡。

 

但必須做好能讓別人及早發現並方便處理的準備,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若能有這種認知,單身一族就不再痛苦。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一個人的老後:獨身晚年是女人的第二人生,請大方快樂地享用!》,時報出版,上野千鶴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