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休假想度假放空,被爸爸責備自私、不孝!討來的愛,讓子女的心和父母越離越遠

難得休假想度假放空,被爸爸責備自私、不孝!討來的愛,讓子女的心和父母越離越遠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悅敏看到剛剛爸爸傳的訊息,嘆了一口氣。

今年,悅敏在公司工作十分辛苦,悅敏沒有太多休假,甚至假日也時常加班。

在公司的大案子結束之後,主管跟悅敏說:「這陣子真是辛苦妳了! 妳今年還有十天的特休可以休假,看看要不要找個時間把這個特休用掉。」

聽到主管這麼說,悅敏很開心。悅敏一直很想要找個時間出國去玩。因此,悅敏規劃了一下行程,決定要出國玩一週,好好度假放空,犒賞一下自己疲倦的身心。

但是,某次悅敏打電話回家給父母的時候,說出了這件事,表達自己正在開心地計畫行程,悅敏的爸爸卻突然不講話。

結束電話後,悅敏的爸爸就傳訊息給悅敏:「以前人家說:父母在,不遠遊。難得的休假,妳都沒有想過,我們兩老在家裡等妳回來,妳卻自己一個人要出國逍遙。妳有沒有想過父母的心情,有沒有想到妳該對父母盡孝的責任?還是,妳只是很自私地想到妳自己的快樂,只想讓自己享受? 」

 

收到簡訊後,悅敏感覺到爸爸的怒氣,覺得很有罪惡感,卻又有些無奈。要盡孝的「責任」,以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不孝」的罪惡感,沉甸甸地壓在悅敏的心裡。

 

悅敏看著這封訊息,突然有些後悔,自己跟爸爸說了這件事情……

 

「早知道就不說了,不說說不定比較好。」面對爸爸的怒氣,悅敏覺得壓力越來越大,而「回家」也變成了極大的壓力,成為一件不得不去完成的「應盡的責任」。

 

「憤怒」的父母,遠離的子女

 

有些父母,因為感覺到孩子的忽略、或是希望孩子能夠多點時間陪伴他們,因此,使用「憤怒」、「生氣」的情緒,藉此讓孩子產生壓力與罪惡感。

 

矛盾的是,孩子可能感覺到壓力與責任,因而決定陪伴父母,雖然父母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內心的不安其實更多:「如果不是我這樣罵,你一定就不會陪我了吧? 」於是,有許多父母,重複著這樣的行為,而孩子,雖然看似有時「屈服」在這樣的憤怒情緒中,但是,心,卻和父母越離越遠。

 

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除了前面提到的:因為「討來的愛」,只會讓對方產生壓力與罪惡感,卻很難得到對方的真心以待;自己也很難相信「對方真的是因為愛自己、而不是因為『責任感』才回來」之外,還包含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憤怒的情緒,並不會讓關係更親近。

 

身為一個人,我們的情緒,其實都有其功能。而「憤怒」這個情緒,它的作用其實是:保護自己不受他人侵犯、劃定界限、威懾他人與準備衝突。因此,「憤怒」這種情緒,並不是一種邀請他人靠近的情緒,反而是會讓對方離你遠一點、「不要隨便靠近你、侵犯你」的情緒。

 

問題是,在前文提到,悅敏的爸爸,對於悅敏放假決定要出國遊玩,卻沒有打算要回家的這個決定,是覺得相當受傷而難過的。

 

對悅敏爸爸來說,他感覺到的,是自己對女兒而言「並不重要」,這讓他覺得自己不被女兒在乎、不被愛;這可能讓悅敏爸爸感到受傷、甚至有些害怕。

 

因此,悅敏爸爸在聽到這個消息時,首先感覺到的,其實是受傷而不安的情緒。這是悅敏爸爸對這件事真正的感受,我們將此稱之為「原級情緒」,也就是我們原本真實的感受。

 

但是,感受到受傷、因而覺得自尊受損、安全感被威脅的悅敏爸爸,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讓自己好過一點,他的受傷情緒轉為憤怒,使得他對著悅敏說出很多「應該」,也希望藉著這樣憤怒的情緒,讓悅敏按照爸爸的需求去做,以此來降低爸爸自己的焦慮。

 

這種情緒的轉變,被稱為是「安全感操作情緒」,是一種次級情緒的反應,也就是:當出現的原始情緒,令我們覺得焦慮、不安、脆弱或自尊受損時,我們藉由將受傷、害怕的原始情緒,轉為憤怒的次級情緒時,將使我們的焦慮降低、自尊上升,「憤怒的情緒」也會讓我們覺得:似乎可以讓事情或局面變得有控制感。

 

畢竟,受傷不安是一種脆弱、甚至會讓我們感覺到無能、無力的情緒;而憤怒,卻能讓我們威嚇別人、保護自己,甚至藉此給他人壓力,滿足我們的需求。

 

 

問題是:悅敏爸爸,原本想達到什麼目的呢?

 

當悅敏爸爸聽到悅敏的決定時,其實爸爸想跟悅敏說的真正感受是:「爸爸其實好久沒看到妳了,爸媽很想妳,有空的時候,是否也可以回家呢? 」爸爸其實是期待跟悅敏更靠近、更親密,有更多的相處時間,因此才希望悅敏放假時能夠回家。

 

但是,爸爸所表現的情緒,卻是跟真實狀況相反的:會讓人有距離、想逃的「憤怒」情緒。這不但沒辦法讓悅敏了解,爸爸其實「很想念悅敏」,反而會讓悅敏想要轉身離開、想要逃跑。

 

而當我們「否認真實感受」、使用這種增加安全感的「反應式情緒」成為習慣, 久了, 連我們都會忘掉自己真實的、溫柔的感受, 也忘記內心那個,希望得到溫柔的自己。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商周出版,周慕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