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一個人很好,一群人更棒!老後的最佳支援,就是身邊有人幫助你,彼此關心、互相照顧

50歲後一個人很好,一群人更棒!老後的最佳支援,就是身邊有人幫助你,彼此關心、互相照顧

希望每一位居民都能夠好好想想,自己年紀大了之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怎麼度過臨終時刻。而我們想做的,就是在地區中為大家提供各種選擇。

山崎:原本一個地區裡住著各種人是很正常的。福祉三法和福祉六法通過之後,才有了資金,蓋了福利機構讓有需要的人住進去,是這樣的歷史背景。

 

所以「因為家人沒辦法照顧才送到療養院」這件事,某種程度上是時代的必然發展,現在要再把老年人送回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所以與其說「送回家」,不如說是「送回社區」。如此一來,就會需要像支援中心這樣的角色。我覺得這樣的演變是很好的。

 

一個地區原本就會有年輕人、老人、健康的人和身心障礙的人。您是怎麼看待這種多樣化的意義?

 

吉井:我覺得很平常,是人活著時再尋常不過的風景。

 

山崎:具體來說,大型特養之家的模式是如何不尋常?因為自己沒有經歷過,只能靠想像來推測特養之家的四人房有哪裡不對勁。

 

吉井:應該是生活感的部分。大型特養之家的住戶回到地方後,都會感嘆終於回到熟悉的日常風景。因為有一些因素導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回到自己家裡,但至少可以回到習慣的地區,離家人近一點,距離上和物理上都能獲得安全感,進而影響到當事人的生存意願。

 

高田:不過,我之前聽過一個反面例子。聽說有位住在支援中心的人,因為離家很近所以常常回家。聽起來滿好的,不過後來家屬因此沒辦法工作,結果反而把長輩送到更遠的機構。雖然這是體諒家屬的做法,但長輩也是因為離家很近才會那麼開心的啊……

 

吉井:介護保險制度已經從原本的「安置」改為「契約」的形式。本來的用意就是不要讓家屬獨自負擔照顧的責任,而是讓整個社會一起承擔,也就是「照護的社會化」(介護の社会化),因為是整個社會分擔才變成保險的形式。但是聽了高田先生剛才提到的例子,我覺得這個制度目前仍然處在為家屬服務的階段,被照顧的人還是無法表達自己的意見。

 

山崎:剛才的例子的確反映了這個事實。

 

吉井:我認為支援中心的構想或是特養之家的分散化,都是小山先生為了實踐介護保險的宗旨。

 

高田:小山先生說過:「這世界上是沒有待機老人的(譯註:希望能住進特養之家,卻因無空位無法入住的老年人)。」通常在等待(床位)的都是家屬,而不是當事人。

 

所以介護保險原本的設計應該是要由當事人自行申請,然而本人申請的人數卻是零。

 

吉井:也就是說並不是當事人自己的意願。

 

高田:我聽到他這麼一說才恍然大悟。

 

吉井:這件事不能輕易歸納出「特養之家不好」或是「以後不需要特養之家」的結論。

 

即便是特養之家也要自行負擔住房費用,所以應該要選擇住宿環境佳、離家近的地方。選項變多對使用者來說是一件好事,不是說家裡沒辦法照顧,就立刻送到遙遠、集中管理型的大型特養之家,現在已經不是那樣的時代了。

 

小山先生常說:「特養之家也好,福利機構也罷,只要能多一點選擇,讓人可以找到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就好。」

 

高田:沒錯,不需要分得那麼清楚。我們需要保留一些灰色地帶,不需要用黑白分明的界線來區分。人的內心其實有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分得那麼開的。

 

吉井:希望每一位居民都能夠好好想想,自己年紀大了之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怎麼度過臨終時刻。而我們想做的,就是在地區中為大家提供各種選擇。

 

山崎:超長壽時代的社區營造,看來是由很多種不同要素所組成的呢。

 

老年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家人想要如何跟老人家一起生活,社區居民的想法又是如何。

 

有了初步的想法後,再接著思考當地需要哪些社會福利。

 

因為「有一天我也會老」,所以最重要的是,「到時候自己想要住在什麼樣的地方」的想像力。今天非常謝謝兩位。

 

(本文摘自《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在地整體照顧的社區設計》,行人出版,山崎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