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朋友之間就是一條緣分的線,最初我出來幫菩薩翻譯的階段,對於那些想要幫助卻無法幫助到的人,我心中有很多的愧疚,雖然明白這所有的結果不只是單方面付出可以改變的,也包含著有些幫助的形式太過遙遠,求助者可能跟我的關係太遙遠,中間隔了太多人,無法最直接地幫忙,或者是對方家人的反對。
也因此在諸多幫助他人的過程當中,我學會了隨緣,我慢慢懂得菩薩說的:「所有的幫助都需要靠緣分。」
緣分是讓我們彼此能否深入了解,或我是否能夠真實地幫助到這位朋友的關鍵。
多年來的親身經驗,讓我懂得「剛剛好」的藝術。
這幾年來與我結緣的憂鬱症朋友們,或許知道如何透過這些經歷協助他們走過病痛,因為這些疼痛來自於親身體驗。
憂鬱症最大的致命傷,是來自於大多數的人都選擇用「關心」的角度出發。
當你一開始就將他們當成病人,那麼這就是將他們推向更嚴重深淵的最大原因,我們需要花更多心力的部分其實是「理解」。
記得曾有一次我獨自到書店看書,當時穿著舒適的布料,一身披披掛掛地出門,我看到在書店角落一位鬱鬱寡歡、眼眶泛淚的陌生人。
我默默地在心中為他祈禱,就在此時,他突然抬起頭看向我,我自然而然給他一個微笑表達善意,然後繼續看著書架上的書,緣分,真是件很奇妙的事。
那一刻或許他懂了我的微笑,也明白我所要帶給他的祝福。他繼續待在角落,而我挑了本喜歡的書,坐到靠近他的位置,仔細地觀看並感受這本書是否要跟著我一起回家。
最美好的都發生在剛剛好的那一瞬間。我在看書時,偶而會不自覺地念出書本裡的字句,當時我嘴裡念著「難過時傳訊息給你的人很多,馬上打給你、說要陪你的人有嗎?喜歡你的人很多,但真正願意花時間陪伴你的人存在嗎?」這句話似乎對這位朋友產生很大的震撼力,觸動他的心,也或許說明了他的某些心境。
我來回翻著手中的書,不自覺又翻到同一頁,念著:「懂你笑容與背後辛酸的人到底在哪裡?在你卸下面具時,遇見了愛上你的人,就是最合適的。」
這句話似乎打通他心中的迷惑,他感覺像是要跟我攀談,但卻不好意思。過了一陣子我才察覺,他似乎有問題要問我。
我就轉頭問他:「你想看這一本書嗎?」
他說:「對,我想要知道這一本書的名字。」
於是我給他一個微笑,將手上的書拿給他,並且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他說:「你看起來好慈悲,謝謝你剛剛念的兩句話,好像解答了我的問題,我的心生病了,所以常常一個人處在很低落的狀態,但那兩句話讓我找到一部分的答案。」
我不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但從他的氣色可以知道應該是鬱鬱寡歡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是有憂鬱症的問題。
(本文摘自《心靈過敏:你的痛我懂,讓我們不再孤單地活著》,四塊玉文創,紀雲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