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8歲的爺爺最近因為泌尿道感染,被告知要多補充水分,於是他每天喝水2000c.c.,卻出現頭暈、想吐的症狀。本來,爺爺以為只是小感冒,後來因為精神不濟而跌倒,多處骨折,緊急送醫。
檢查後發現,有中風史的他,因為每天水分攝取量過高,造成血中鈉離子過低,才會引起頭暈等症狀,確診為「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
「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是什麼
中風病人的「抗利尿激素」會分泌過多,造成腎臟持續回收水分到體內,若再加上額外補充過多水分,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就會過低,造成低血鈉。
低血鈉症狀
1.頭暈、頭痛
2.四肢無力、疲倦
3.癲癇發作
4.陷入昏迷
低血鈉高危險群
1.曾中風者
2.心臟衰竭
3.腎功能不佳
4.肝硬化水腫
5.甲狀腺、腎上腺功能低下
6.服用抗憂鬱藥物,或特定利尿劑、止痛藥使用者
如何預防低血鈉
1.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患者,每日飲水量應限制在1500 cc左右。
2.上述患者,如果有其他醫療目的,需要多喝水,必要時可在每日的食物中加入鹽分。
3.若是藥物造成低血鈉,可詢問醫師開立能排出水分,但不會排出鈉離子的藥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醫師鄭暉騰表示,當時,78歲的爺爺血中鈉離子濃度低於正常值,遂給予高濃度鹽水靜脈注射,讓病人血中鈉離子濃度逐漸回升,不適症狀一併消失。
提醒民眾,若出現頭暈、疲倦、四肢無力等症狀切勿輕忽,有可能是低血鈉造成,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