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1.5小時公車就醫、鐵皮屋漏水怕火災!弱勢老人最需要這些幫助

搭1.5小時公車就醫、鐵皮屋漏水怕火災!弱勢老人最需要這些幫助

住在嘉義的74歲黃阿公與太太相依為命,只能仰賴老人年金、拾荒、四處打零工維生,常常沒錢繳費,被斷水斷電。最近黃阿公言行異常,但因沒錢加上交通不便,延誤就醫,上個月又出兩次車禍,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卻只能獨自面對高齡照顧的困境。

事實上,台灣還有許多弱勢長輩面臨類似的問題,包含吃不飽、不營養、危險住宅、孤獨、照顧者無法休息、缺乏醫療資源等。

 

根據衛福部「106年長照2.0成效觀察報告」,全台需要長照的失能者,有40%面臨生活無援的情況。

 

針對屏東基督教醫院、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服務個案所做的「台灣弱勢長輩生活現況調查」發現,有8%的老人不快樂,主因是缺乏關懷陪伴與娛樂(35%),其次是面對身體病痛(22%)、缺少醫療與交通資源。

 

然而,78%的老人不願意離開家鄉,尋求更好的生活環境,但資源匱乏的弱勢長輩更需要社會支援,才能留在家裡好好生活。

 

偏鄉就醫不便,單趟車程1.5小時

 

服務屏東地區的屏東基督教醫院顧問周文珍指出,屏東長輩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偏鄉地區交通不便造成就醫不便。

 

舉例來說,從滿州前往鄰近的南門醫院就醫,單趟車程就要一至一個半小時,但一天可能只有兩班公車。

 

從霧台前往屏東市區就醫,單趟車程也要一個小時,但沒有公車可達,只能仰賴醫療巡迴車或家人自行開車。

 

另外,屏東南部更屬偏遠地區,周文珍表示,甚至連輔具廠商都不願意進入,也因為屏東地形狹長,交通運輸上也有困難。

 

資源提供不易,有賴社工建立信任關係

 

服務嘉義地區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玫君則說,台灣城鄉差距明顯,嘉義有許多老人照顧老人的家庭,生活和醫療資源上本來就比較弱勢。

 

其中又有約8成的長輩不會上網,在資訊取得和求助方面更加困難,有賴社工主動發現這些弱勢長輩。

 

不過,提供資源也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簡單,很多長輩礙於自尊,不願意接受幫助,也常陷入「我明明有子女,為什麼不是他們照顧我」的負面情緒中。

 

這些都要靠社工人員與長輩建立關係,取得信任後才能讓資源順利進入。

 

飲食、居住安全堪憂,偏鄉長輩更需關懷

 

服務宜花東地區長輩的一粒麥子社福基金會執行長林木泉表示,一般人認為東部已經是偏鄉,但偏鄉中還有偏鄉,飲食和居住安全都是問題。

 

很多長輩從家裡去最近的市場就要一個小時,飲食和日用品取得不易,只能自己種菜、養雞,但對獨居或失能長輩是一大負擔。

 

此外,許多老人家住在鐵皮屋,大雨或颱風時常漏水、淹水,可能造成電路短路引發火災,相當危險,居住安全也是弱勢長輩急待關注的議題。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也說,飲食是弱勢長輩的一大問題,除了吃得不營養,許多偏鄉的老人家一餐分成兩餐吃,或是常以罐頭食品果腹,部分偏遠地區,提供送餐服務也不容易。

 

另外,無論是獨居老人或老人照顧老人的家庭,常常在就醫時聽不懂醫師和藥師的解說,雖然看了醫生、跑了醫院,卻可能還是對自己的病情和用藥「霧煞煞」。

 

為彌補弱勢長輩的照顧缺口,超商攜手公益團體持續推動「把愛找回來」募款活動,民眾可前往超商門市捐款,幫助全台長輩實現在家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