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退休理財迷思、提早準備退休 就能不靠子女安心變老

破除退休理財迷思、提早準備退休 就能不靠子女安心變老

退休後的收入將銳減,而人均壽命卻不斷提高,未來長命百歲將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在長壽趨勢來襲之下,到底退休要存多少錢才能夠安心養老?

今周刊與瑞士銀行共同舉辦「百歲人生布局新思維」論壇,鼓勵全民善用投資工具,今周刊副社長謝春滿致詞時指出,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她常在社交場合碰到許多近百歲仍活蹦亂跳的老人家,但國人退休平均年齡為56歲,換言之,退休後還有逾40年的人生,因此在長壽趨勢來襲下,退休金要準備得更充足,才能夠支應到百歲的退休人生。

 

想要安穩退休

要存多少錢才夠?

 

雖然人們有信心可以活得更久,但也有許多人憂心,「長壽」將對他們的財務與經濟造成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根據日前發表的「上班族退休準備指數」顯示,滿分10分但台灣上班族只拿到4.17分,遠低於全球平均的5.9分。

 

王儷玲表示,會有這樣的結果,主因為台灣上班族信心不足,因為覺得存不到退休金,也不知道如何準備財富迎接退休生活。事實上,「退休準備越早開始越好,在年輕時就要鼓勵大家用退休帳戶儲蓄,退休前存到500萬至1000萬元,是比較安全的退休數字」。

 

因為單純把錢放在定存,利率已無法抵抗通膨,王儷玲建議,退休理財的概念愈早萌芽愈好,一般來說,在退休的前二十年到二十五年就要開始準備籌措退休金,而在25歲到35歲間,只要每個月定期定額投資5000元,以報酬率4-6%計算,退休後就可以用複利的方式,至少存下600萬元。

 

因應高齡化退休需求,現在坊間也出現各種退休理財工具,例如十分適合銀髮族的「以房養老」計畫,因為近幾年參與的銀行增加,選擇性也更多,讓銀髮族把房子變成退休金。

 

王儷玲建議,退休族可以將保單健診活化,把部分壽險轉為年金,例如有兩張壽險保單,就可以向保險公司討論把其中一張轉為年金或長照保單,讓退休後的財富在只出不進的情況下,能有更多利用。

 

▲長壽趨勢來臨,及早累積財富才能有安穩的老後生活。

 

聰明理財累積財富

退休後不靠子女還能活得更好

 

瑞銀台灣區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張凌雲也在講座中發表最新的投資者觀察,調查全球超過五千位手中有百萬美金可以投資的高資產人士,對於長壽議題的看法。其中發現台灣有47%的有錢人認為自己可以活過百歲,而他們面對長壽趨勢,最大的財富憂慮在於「醫療費用不斷上漲」,其次為「不曉得要做多長遠的投資」,第三為擔心要為了維持更長久的財富而「降低生活水平」。

 

張凌雲解釋,未來長命百歲不會只是小說情節,而是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高齡趨勢,但他們調查也發現,有錢人多半不願意退休,甚至有86%的有錢人認為,晚點退休反而有益健康,或因為現有生活水平可能下降,選擇延遲退休。

 

雖然有錢人想的是繼續工作增加財富,但面對長壽趨勢,多數人更擔心的是到老年還要為錢擔憂。

 

張凌雲建議,「愈來愈長壽的情況下,應該思考如何不靠外力(政府或子女)也能活得夠好!而要做好完善的退休財務規劃,最重要的就是要徹底有紀律地執行!」

 

他指出,很多投資人會受到市場影響而失去紀律,例如已經設定好報酬率,但只要投資跌價,滿腦子就想著如何回本,因而去挪動財富,這時「退休」一事反而被放在腦後,正確的退休投資理財態度「應該不要管短期變動,放下成本這件事」。

 

此外,也要徹底了解自己,進一步設定可行目標,張凌雲建議投資者,可以先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並設定需要的資源及支出,思考日常社交消費要遞減還是固定,例如很多人退休後的十年想環遊世界,十年過後再縮衣節食;也有些人只想固定每年使用多少存款簡樸度日。

 

再來,退休族還要思考子女是否能財務獨立,退休後有沒有公益與餽贈的需求,先完成退休計畫,就能在退休前全力累積財富。

 

掌握樂活資訊,點我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